讓確診的女兒吃得營養,更要讓她「吃得下」─以增加點心、少量多餐的方式應對,使用質地較軟、容易吞嚥的食材,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蔬果更是每餐必備,提供她身體痊癒所需的能量。
今年二月二十二日,我確診新冠肺炎。由於已經接種兩劑疫苗與加強劑,我的病情屬輕微,完成檢測、收到確診通知後,我馬上進入隔離階段。
新加坡的小學生從去年十二月底就開始接種新冠疫苗。為了保護孩子、減低重症風險,我隨即預約,十一歲的睿佳在今年一月底完成第二劑接種。人算不如天算,一個月後她出現喉嚨不適,轉變成輕微發燒與咳嗽,在我確診隔天也確診了。
因為喉嚨疼痛,睿佳不只話變少,食欲也減退。我深知,如果吃不下的話,就無法為身體提供痊癒所需要的營養與能量。因此,在談「吃得對、吃得有營養」前,得先確保孩子「吃得下」。
在病毒感染期間,必須攝取充足的能量,才能確保我們吃進去的蛋白質主要會成為建造新細胞的原料,而不是被用作產生能量的燃料。當身體迫切需要能量卻攝取不足時,人體就會分解肌肉蛋白質,並釋放氨基酸作為能量。這也是生病時要是沒有胃口進食,人會比較虛弱與消瘦的原因。在身體復原的過程中,除了水分的補充很重要,能量與蛋白質的補充也不應被忽略。
幫睿佳準備餐食時,我做了小調整:用質地軟、容易吞嚥的食材,例如以豆腐替代平日的煎豆乾,用番茄替代四季豆炒蛋。另外,為了讓質地較粗的全麥麵包更好吞嚥,都先蒸熱再食用。
睿佳吃不下飯時,我用豆奶與新鮮蘑菇、鷹嘴豆、芝麻煮成香濃的西式濃湯,讓她配蒸馬鈴薯或麵包來吃。把「營養」都吃到肚子裏後,她虛弱的臉上難掩俏皮,回報我一句:「媽媽,我想把碗舔到一滴湯都不剩,可以嗎?」
此外,我也把本來當點心吃的腰果加水、香菇、胡蘿蔔與玉米煮湯,讓睿佳把腰果吃下去。睿佳三餐食不下咽的日子裏,我就以增加點心、少量多餐的方式應對。
在體力逐漸恢復的階段,不少新加坡人喝椰子水去熱,我更重視孩子攝取多種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蔬果,每餐絕不可少。把質地軟的草莓、奇異果等切小塊,讓睿佳用優格配著吃。蔬果與全穀類食物中的微量營養素,對維持免疫系統的功能很重要。
確診那天,我一發現喉嚨不適就去了家醫科掛號。這是Omicron變種病毒株大量傳播的時期,診所坐滿了等候的病患。輪到我時,醫師雖一臉疲倦迎接我,但我還是感受到藏在N95口罩底下的笑容。醫師問我哪裏不舒服時,我先關心他,跟不停變種的病毒打交道兩年來辛苦嗎?聽完醫師簡短分享經驗後,我才開始說喉嚨乾燥帶來的困擾。
等待看診的時間不算短,但是與家庭醫師、診所護理師短短的互動,帶來踏實感。生病的「身體」得到專業照顧的同時,也不忘關懷照顧我的醫師與護理師的「心」,這雙向的情感交流,彷彿更能療癒身、心與靈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們一家人在隔離期間,得到親友一棒接一棒的支援,大家把食物與日常用品送到家門口,不時隔空慰問與關懷,我們被隔離的身軀如浸泡在滿滿的幸福與愛一般。這些「情」都被完好地保留在我心裏,這分愛也將從我的心再次轉發出去,給下一個需要幫助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