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至十三日 心能容納全世界

12.11~13《農十月‧二十七至二十九》

【靜思小語】水面平靜可以映照外境,心靜下來也能看清楚一切人、事、物。

植物有藥性

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研究團隊合力研發「淨斯本草飲」,在眾多藥草中,找出八種臺灣本土中草藥,運用當中所含的殺菌、提升免疫力等成分,經過西醫實驗、中醫辨證後,可以抑制百分之七十的病毒蛋白。

上人與常住師父於十一日談及淨斯本草飲的研發時說:「在幾十年前,人們如果生病,就會去採藥草回來熬煮服用;以前的人認為像『茉草』等植物,帶在身上可以避邪,或是外出返家會泡茉草水淨身等等。這或許是迷信,但可能用科學道理也說得通,所謂的避邪或許是有抗菌、驅毒的功效。」

「記得以前的人如果患了眼翳病,會去拔『珠仔草』,用薰蒸的方式自我治療。在農曆五月,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掛起整把用艾草、菖蒲組合而成的植物防蟲。應該是以前的人知道這些植物能夠起什麼作用,才會加以運用,所以我才提議讓醫療研究團隊探討這些藥草的成分,並且運用其藥性研發藥物。」

「我很有科學研究精神,但是沒有相關技術與力量,院長等人很真誠,我就拜託他們來做,大家的心合起來,我們就是一家人,他們是真正在護法。」

上人開示:「大地上的植物都有藥性,我講《藥師經》時就曾說過,現在有科技可以印證這個觀點;所以我常說,感恩出生在科技時代,而且希望生而有用,生在人間要有用處,現在的人間有疾疫災的危機,我們就要善用科技,找出對治的方法,為消弭疾疫災付出心力。」

無常在身邊

十二月十三日,一位志工向上人請法,雖然知道「一粒米中藏日月,半升鍋裏煮山河」,只要敞開心門,就能容納全世界,但是知道歸知道,還是放不下、看不開,更加敬佩上人身有病痛,仍是天天處理如此繁雜的會務工作。

上人教導:「應知人生無常,時時自我警惕,無常就在我們身邊。所以不藏私,有想法就要趕快說;利益眾生的事,能做就趕快做。」

上人說,「一粒米中藏日月」,從播種、插秧到收成,至少需要一百天,承接陽光、吸收水分與養分,才能逐漸成長、開花、結穗;「半升鍋裏煮山河」,是早期發放時,露天煮鹹粥供應給照顧戶和會員,米糧有限,但是來的人多,只好再加多一點水,清清粥湯可以映照出周圍的樹影、山景和天空。

早年上人與精舍常住也曾種水稻,插秧之後放水灌滿水田,亦能映照後山的山景,直到稻株長大,開花結穗。平靜的水面可以清楚映照外境,心也是一樣,心靜下來,可以看得清楚外境的一切人、事、物;對的事、有益人間的事,想得通、做得到,就趕快做。既然挑起責任,過程有任何壓力,就要堪得起忍耐,才能突破困難,達成使命。

慈濟的光亮

與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及靜憪師姊等人談話,提及人才培養,上人說,志業體很需要人才,更需要培養人才的人;要帶動、培養人才的主管,一定要誠正信實,心很清淨,沒有雜質,諸事清楚、明白,要有好品格。品格可以從服裝儀容、言談態度讓人感受得出來,內修顯於外行,有君子的品格就要展現君子風度,言行不能隨便、形象不能邋遢,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要正確,公私分明、度量開闊,不能受私人恩怨影響。

上人說,臨床醫療與教育、研究緊密相關,醫療與教育志業相輔相成,所以醫療臨床、教育與研究等方面都很需要人才。「『醫』不能離開『學』,醫院與大學是一體的,希望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,都能以自己畢業於慈大、在慈濟醫院服務為榮。」

與志業體主管談話時,上人說:「人與人之間要結好緣,因為慈濟要全球化,若沒有好因緣,無法做到全球化;沒有好緣,一個人再能幹,也提不起整串粽子。」

上人指出,領眾的人要有德行,有德行才能讓人敬服;有好人緣也很重要,就像自己最初決定要蓋醫院,能夠得到多位醫界權威的護持,而且每一位都很尊重師父,不是沒有因緣。「要有福因、福德、福緣,就要先造福;要有福就要有大心量,不要常常讓人覺得某某人在排斥自己,受排斥自然也會排斥人。我們要展現德,而不是只用權位壓人;要讓人真正敬愛,而非令人懼怕,怕也只在一時而已。」

上人形容讓人敬服的德行,要像恆星一樣永恆發光,照耀四面八方。「我最近常提起慈濟小行星,慈濟很不容易,連天上都有一顆星,在太陽系的軌道裏運行;被臺灣的科學家發現以後,用『慈濟』命名,這是因為他們肯定慈濟幾十年來,在海內外做人道援助,命名至今已滿十周年。」

「我們提起慈濟小行星,不是自大,是要告訴大家慈濟的內在精神;國際已經公認、肯定我們,我們更要維持慈濟的光亮,而且讓這分光芒更晶瑩、明亮,維持慈濟的清淨無雜染。要養德,心念若是稍有不軌,不按軌道運行,就無法維持慈濟的晶明清淨。若是心量狹窄,就無法栽培後進;心量這麼窄的人,只有功能而沒有良能,我們需要功能、良能並行的人才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