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孩子學習自主承擔

獨立生活和解決困難,是長成大人的基本能力,
需要家長的支持和放手才能達成;
同樣地,學生也要以自律的表現和專注的學習,
來讓自己擔當起社會的中堅。

獨立生活和解決困難,是長成大人的基本能力,需要家長的支持和放手才能達成;

同樣地,學生也要以自律的表現和專注的學習,來讓自己擔當起社會的中堅。

 

大學期間是人格塑型的黃金期,最重要的是什麼?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有個精妙的說法:「在大學學做大人。」

首先,生活上必須獨立。臺灣的孩子直到上了大學,家長還是非常關心子女的生活和學習;當父母做的太多,孩子就失去生活的獨立性。上大學最好讓孩子能夠真正離家,自己有在外獨立居住的經驗,養成生活上的獨立。

第二,是個性的獨立。能夠不在父母、師長的督促下自律,遇到困難、瑣事也要能自己解決。現在家庭子女數少,上大學住宿舍,可以讓孩子跟來自不同背景文化的同學交流。

專業是基本,教授本來就要嚴格要求。每一個科系即使在不同大學,專業科目大同小異,就看老師能不能啟發學生的興趣、激發他們的潛能。

比如有些學生可能不適合靜靜地坐在課堂上,就改為「專案式」學習。教授擇定一個主題,帶著學生從做中學。我發現好幾個例子,學生剛入學時基礎學科程度不佳,但態度很好也很實在,很願意跟著老師學,喜歡一起做實驗、團隊合作。

最令我敬佩的是,老師們願意花時間陪學生,解決生活或是學習上的困難。我常常晚上七、八點回家時,還看到他們帶著學生討論,甚至和學生去吃飯,嚴格要求也用愛支持。學生在技術、知識上得到很好的帶領,四年內可以發表很好的論文,升上國立大學研究所也能被稱讚。

理想的期待是孩子們升大學前,已找到自己的志向、真正的興趣。所謂興趣,就是每天眼睛一睜開,就迫不及待去做的那件事。但多數的高中生可能還沒找到,那也沒關係,就選一所聲譽不錯、有一定水準的大學,入學以後再多方向跨領域學習。

未來,領域間的界線模糊,必須要有跨領域的概念和訓練。例如中文系學生選修傳播系的課,可以具備文字和影像的能力;又好比不見得每個人都要知道如何研發AI人工智能的程式,但要有應用AI的概念,慈大為此舉辦演講和工作坊,也計畫成立AI相關的學程。

師長的適當引導是必須的,現在的孩子很容易這個學一些、那個學一點,卻不夠專精,這樣也不行。家長也要跟老師配合,鼓勵孩子在某個領域專精的學習,但是有跨領域的薰陶和訓練。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、全力支持,孩子才能夠發揮天賦。

沒有人文,不成專業

如果專業很好,卻沒有人文關懷的態度,反而會影響專業的發揮。進大學學做大人,最重要的是充實內在人文的涵養。所說、所寫、所做,是不是能讓人歡喜接受?對社會是不是有關懷?

慈大的人文涵養是從老師的身教、言教,還有環境的境教做起。老師在課堂上的用詞,師生間的對話有禮、有節、有分寸,就是言教和身教;環境的平和,對學生身心的陶冶也有很大的幫助。

再加上「慈誠懿德會」制度,這群慈濟志工每個月自費自假來到慈大,但對學生陪伴多於說教,他們謙卑的精神與舉止,加上豐富的人生和社會經驗,就是在訓練學生與人為善的互動。我很感謝有他們,和老師配合起來,對學生是很好的帶領。

慈濟大學的校訓是「慈悲喜捨」,期望教育出能助人的專業人才。但如果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志工服務的經驗、不知道別人的痛苦,以後怎麼變成有慈悲心、喜捨心的專業人才呢?所以慈大很注重服務學習,並且融入於課程或活動中。全校有三千六百多位學生,每年志工服務人次有三萬六千人次;這代表每位學生每年至少有十次參與公益,而且遍及海內外。

像是醫學系學生創立的「見晴服務隊」,固定到花蓮縣萬榮鄉的見晴部落帶動孩子、推動閱讀,有些社團則運用週末到偏鄉小學陪伴學生。生命科學系或是分子生物人類遺傳學系的教授們,也會帶學生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當導覽志工、環境志工。志工服務是慈大的一大特色。

慈大醫學系畢業生中,投入內、外、婦、兒、急五大科,留在東部及離島服務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四十五;東部社福機構的社工人員,有一半以上是慈大畢業生。慈大培養出許多有利他精神的社會中堅,也助益了東部的教育、醫療及社會服務支援系統。

可見人文精神培養好了,態度自然好,未來進入職場自然能夠發揮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