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至三十一日 無痕跡的愛

12.30~31《農十一月‧十六至十七》

【靜思小語】將自己的愛心與他人的愛心會合,成為「無痕跡的愛」,可以無量延展,庇蔭天下。

成就健康的志業

三十日,花蓮慈濟醫院主管報告院務,上人說及三十多年前的花東地區缺乏醫療資源,慈濟啟動建院,很多人都說「那是政府的事情,是地方的事情」,「但是我認為那是『人』的事情,人難免生病、衰老,生、老、病、死都是人的大事情。其實生是隨著因緣而生,老也是自然法則,而病是最痛苦的,有病無醫身心皆苦;有病一定要有醫療,盡了人事,就能甘願聽天命。所以我們不只建立醫療,還要建立悲心,有了悲心還要有勇氣,勇於承擔,而且彼此的心要合,才能共同發揮力量;人的心與力結合起來,四大志業的連結愈緊密,力量愈鞏固,才能成就真正健康的志業。」

上人笑稱,最近想起四大志業的創立,覺得自己很棒!慈善是四大志業的根本,因為慈善而創立醫療,紓解「貧病相依」苦上加苦的困境;有了醫療再創教育,培育理想醫療人才,醫療與教育相輔相成、共同進步,也讓從外地而來的專業人才在此安家立業;有了教育還要有人文,以人文精神貫通四大志業,對社會人群發揮淨化人心的影響力。

「所說的『棒』,在於我過去生中與大家結好緣,否則我一無所有,有什麼能耐號召這麼多專業人才甘願來到花蓮付出,再辛苦都甘願承擔?既然如此,總是希望大家心連心,慈濟就是我們的家,四大志業如同四個兄弟,不分家,靜思法脈貫通慈濟宗門,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志業,同一法脈開啟四大宗門。師父還在,大家都是第一代,第一代鞏固,才能永續千秋。」

上人說,四大志業從「無」到「有」,從「有」到「多」,「多」還要有「好品質」,而且要愈來愈好,要不斷地求進步;心要大,量要闊,直到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。每一位都是在慈濟世界的慈濟人,要相互珍惜;四大志業要四大合一,共同發揮愛的能量。

教育志業傳慧命

三十一日教育志策會,上人聆聽各校校長與主管報告後欣言,教育是人類未來的希望所寄,而從大家的分享中確實感受到人間未來很有希望!教育要培育有品德、有人文的好人才,人文精神是從修德中得,不是穿著打扮文雅就是有人文,而是心與行要相合,所以說「德者,得也」,有德就有得。

「慈濟並不是大企業經營的慈善團體,從剛開始直到現在,只靠著大家對慈濟的信賴,慈濟人信、願、行─相信、發願、力行,合和互協推行志業;『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』,所做皆是對人間有幫助、有利益之事,四大志業都在積德。尤其教育是人類的希望、家庭的希望、社會的希望,所以大家好好做教育,將來對家庭、對社會、對國家、對人類都有很大的幫助。」

上人期勉老師們做到「德無缺」,成為學生的學習典範,並舉自己為例:「我這輩子沒有遺憾,也相信自己德行無缺。慈濟人跟著師父,很多人的人生轉變了,家庭氣氛也改善了,家家和善,對社會風氣也有好的影響。臺灣真的是一個很有福的好環境,我們要好好守護;慈濟教育守護道德禮儀,把孩子教得端莊有禮,一定會影響其他學校的教育。」

上人說,無論社會風氣如何變化,慈濟教育一定要守禮、修德;禮節與道德要從自身做起。「『禮者,理也』,禮節就是道理;『德者,得也』,付出必然有所得。有德者如竹有節,守禮守節,涵養道德,也涵養無量大愛。」

不僅「德無缺」,還要「愛無量」;上人期許人人打開心胸,將自己的愛心與他人的愛心會合,成為「無痕跡的愛」,可以無量延展,無論去到何處,都帶著最為真誠的心,與人合和互協,付出無私大愛庇蔭天下。

生命隨著自然法則,終究會過去,但是慧命永恆;只要慈濟人文精神世代傳承,慈濟的慧命就永恆存在。上人舉「竹筒歲月」的精神為例說明,從起步時的三十位家庭主婦,在每天的買菜錢省下五毛錢做救濟基金,這個方法由慈濟人帶到世界各地運用和推廣。例如受慈濟幫助的緬甸農戶存「米撲滿」,從一家人每天所吃的米糧中省下一把米,累積一個月以後捐出,和其他家庭的米撲滿聚合起來,現在響應的家庭愈多,每個月可以累積到二萬三千多公斤,救助更多飢貧困苦的家庭。

從五十五年前的五毛錢,到現在的一把米;從臺灣到國際,從地球到慈濟小行星,都有很豐富的歷史過程與值得探討的精神意義。上人期待教育志業善用資料「說歷史、講慈濟」,人能弘道,期待慈濟學校重視慈濟歷史、傳承慈濟人文;「德無缺,愛無量,傳慧命」,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