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○二○年五月起,慈濟將大愛村分期交接給一千多戶住戶,志工十月下旬繼續前來辦理相關手續,也拜訪已入住村民。
強震海嘯席捲生命,土壤液化吞噬家園,巴路居民難忘兩年多前致命的災害,帶著傷痕搬入慈濟大愛村,在家家戶戶門前鮮活的綠意中,已看出新生活正旺盛著!
結束第三階段入住資格審查那天的下午,慈濟志工參訪巴路大愛一村(Perumahan Cinta Kasih Tzu Chi Tadulako),有一間房屋前方種了許多花花草草,綠意盎然,令人賞心悅目。
「進來一下吧,你們是什麼時候到巴路的呢?」住戶哈山醫師(Hasan)熱情迎接慈濟人的到來。
「我們來這裏已經有兩天了,這一次主要是進行第三階段的入住資格審查。」志工莊英荷回答。
「在新家住得如何?開心嗎?」志工接著問。
「感恩真主阿拉,當然很開心啊。這是大家給我們的,值得感恩與珍惜。」
二○一八年九月,印尼中蘇拉威西省巴路市(Palu)發生強震與土壤液化,導致許多人頓失家園。慈濟印尼分會協同印多福食品公司(Indofood)以及金光集團基金會(Eka Tjipta Foundation),合作為受災居民建設大愛村。巴路大愛一村共建設一千五百間房子,二○二○年五月十八日開始進行交接,十月底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四戶入住,而哈山醫師在八月遷入。
之前,哈山住在政府提供的簡易屋,現在一家人舒舒服服地住進大愛村。哈山說,所植下的樹還沒長高,白天較為炎熱,需要一些時間適應。慈濟在每一戶房屋都配置一套雙人床、一套雙層床、一張餐桌及一套盥洗用品,巴路市政府也在村內道路鋪上連鎖磚,電力安裝完善,自來水工程仍在進行中,對此他表示很滿意,「這個已經超過我們所謂的『足夠』!」
圖1:強震引發海嘯、山崩,位於海邊的清真寺遭海嘯襲擊。(攝影/Arimami Suryo A)
圖2:重災區貝多薄村因地震土壤液化,房屋與道路流失毀損。
重拾舊業,回復過往
住戶優曼(Nyoman Sutrisno)在峇里島出生,二○○二年搬到巴路,二○○九年在巴路的貝多薄村(Petobo)購房與妻兒及母親同住。比起其他房屋倒塌的受災戶,優曼的房屋還在原地,只是被泥土覆蓋了,而且屋頂也變形;現在那裏已經是危險地帶,政府禁止重建。
地震發生時,他與兒子正在洗澡,圍著毛巾與妻子、母親衝出家門。「我們家是街上最角落的那一間,逃出屋外後,鄰居的房屋、車子就在我面前『走動』。我們暫時待在附近的清真寺,在那邊遇到一位鄰居,幸好他給我一件褲子穿。」
優曼一家人先住進政府的簡易屋,缺乏自來水、浴廁,附近也沒有學校,每當雨季來臨時還會淹水;後來妻子想要重新經營裁縫的生意,他們才搬到岳父的家暫住。優曼是一位警察,災後不久回到崗位服務,加上妻子也有收入,一家人很快就重振旗鼓。
地方治災機構提出三個永久屋地點讓優曼從中擇一,因為考慮到兒子未來讀大學之需,他選擇靠近大度拉口大學(Universitas Tadulako)的巴路大愛一村。通過地方治災機構與慈濟印尼分會的資格審查,二○二○年八月入住,村裏規畫有學校、會議廳、綠化空間,雖然還沒百分之百就緒,但優曼已十分感恩。
「因為有慈濟,我們有了理想的住處,終於可以重新生活。這分不分種族和宗教的大愛精神,真的令我很感動,也啟發我盡所能去幫助別人。」優曼說,他也感受到在大愛村的村民都會相互幫忙、鼓勵,「可能是因為我們都經歷過同樣的災難吧。」
巴路市警察優曼和兒子照顧屋前植栽,他承諾會好好愛護大愛屋。
災後堅強,助人為樂
與許多受災居民一樣,蘇蒂雅蘭里(Suudia Ramlia)在災難中失去家園與家人。房子移動了八百公尺後一瞬間毀滅,她的丈夫伊爾汗(Muhammad Ilham)與最小的孩子阿佳(Zalikah Azzah Qaziah)不幸罹難;當時是海邊嘉年華開幕,她和長子在前往參加的路上,才逃過一劫。
災後心情跌落谷底,慢慢站起來後,她如今在大愛村開啟烘焙事業,「賣蛋糕、賣食物,雖然收入不多,但有就好了。」
兩年過去了,蒂雅成為更堅強的女性,也仿效丈夫生前助人為樂的美德,成立「佳佳蛋糕與餅乾」(Zaza Cake and Cookies〉,為附近民眾提供就業機會,對待七位員工如同親人,「土壤液化災難改變了我,讓我用我自己的方法,去為他人造福。」
「慈濟的到來,讓我們擁有好的住所,有齊全的設備,社區造景也很漂亮,我們非常感恩。」蒂雅讚賞慈濟不分種族、宗教的精神,入住前夕她也多次協助慈濟活動,「雖然人人各有差異,但我們的目標一樣,就是讓更多人變得更好。」
見證慈濟志工幫助巴路市民的過程,讓蒂雅更堅信人與人之間就是要互助互愛,「我們非常感恩慈濟能夠來到巴路,減輕我們的負擔。慈濟志工都很和藹可親,希望上帝保佑你們,好人有好報。」蒂雅許願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