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學學做大人 打造「高學力」

在大學學歷普及,畢業不保證就業的年代,
與其拚上大眾公認的明星校系,
不如在符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「第一志願」練好基本功,
打造出帶去職場的「高學力」,甚至能在職涯中發揮影響力。

在大學學歷普及,畢業不保證就業的年代,與其拚上大眾公認的明星校系,不如在符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「第一志願」練好基本功,打造出帶去職場的「高學力」,甚至能在職涯中發揮影響力。

踏上「大學之道」前

撰文/葉子豪

新年頭、舊年尾,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剛結束,高三生們正為申請大學校系忙碌,或者準備五月的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。

臺灣進行教育改革至今二十七年,廣設高中、大學的政策,讓大學錄取率從一九九四年的四成四提升到今日的百分百,具備學士以上的學位,儼然成為年輕人的基本配備。

但即使走上「大學之道」,跌跌撞撞的人卻不少。根據教育部統計,一○七學年度全臺九十六萬多名大學生(含四技二專)中,有六萬六千多人退學,其中近四成是因志趣不合、學業不及格而退學;休學逾期未註冊、未復學者則接近五成。而上下學期休學,都在五萬六千人次以上。

數以萬計的休退學人數,提醒了準新鮮人必須仔細思量:自己的性向、志趣為何?基礎能力是否足以應對所選科系?

這些大哉問沒有標準答案,有人為了不「浪費」高分,選讀「熱門科系」,入學後才發現自己不適合;有人高中時成績不突出,但進入有興趣的科系後,反而表現亮眼。教育資源普及的今日,找到適合的方向、善用大學時光打造自己成為「高學力」人

才,已然比考高分進名校更重要。

臺南慈濟中學校長姚智化即指出,目前大學文憑已是就業的基本門檻,畢業後要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不容易;升學重點應擺在如何選讀自己有興趣又有能力的學系,養成良好的專業、品格及多元才能。

中學校長教您選大學

姚智化建議,從國中階段就可以開始自我探索,在高中要學好基礎學科;大學則是進入社會的基礎訓練,要有本事、有內涵,就必須在大學好好學習,充實專業知識、開拓視野。

選科系時,能力和興趣最好能搭配。以前大學錄取率約百分之二、三十,能上大學的人普遍較用功,能力也足夠;現在錄取率百分百,很多學生即使高中沒畢業也能錄取。這迫使包括國立大學在內,許多學校都必須幫新生「補救教學」、提升基礎學科能力。

姚智化說,早年大學聯考「一試定終身」為人詬病,才有現在的多元入學管道;二○二二年起的升學測驗則將以「素養導向」為試題方向,大多數家長及學生,甚至連教學現場的教師都覺得難以掌握重點。這其實必須扎實基礎學科知識,多練習解決問題的各項技能,在平時就要培養面對問題的信心及態度,無法在短時間內速成。

面對未來,同學首先要加強基礎學科,才有能力銜接大學的課業。同時依興趣找對應的校系,或是從大學校系的教育內容,回頭看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是否與之相合。不要盲目拚「第一志願」,否則即使考上也可能讀得很痛苦,甚至無法畢業。

有些科系的學生人數和就業市場需求不成比例,要提早思索未來出路,更須發展多元能力和興趣,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「斜槓」;在本科系之外選修其他領域,甚至培養第二專長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
在選校方面,要留意學校的辦學理念、態度和風評,除了學校註冊率,校友的職場表現與評價,則代表學校塑造了學生什麼特質,也是可以參考的面向。

姚智化也勉勵大學新鮮人,即使選讀的校系不如預期,但大學未必是人生的最高學歷,要善用這四年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做好準備,未來在就業或就讀研究所時,未必落於人後。要保持學習的習慣,用善良及熱情去面對自己的人生。

造就一生的高學「力」

在全臺一百五十多所大專院校中,慈濟大學與慈濟科技大學是少數位於「後山」花蓮的院校,起初為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的醫療人才而設立;兩校幾經改制、升格,已發展成橫跨醫療與人文社會領域的學府。

慈大、慈科大的學生,除了師長關心,還有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的陪伴,而且在學期間,多半有當志工的經驗,社會參與度很高,因而養成感恩、肯努力、關懷弱勢的特質。

根據慈大校方統計,慈大醫學系畢業生投入內、外、婦、兒、急等重要科別,自願服務於東部及離島者達百分之四十五;慈科大創校三十多年以來,也已培育許多護理生力軍,現在更進一步於農業生醫、健康促進以及行銷等領域,養成更多元的人才。兩校優秀學子的求學、職場歷程,以及師長們的叮嚀與建議,值得準大學生們借鏡、參考。

時代變化快速,大學所學與就業領域未必相關,唯有打造「高學力」,方可擺脫「高學歷、高失業」的困境。大學四年的時間有限,有些學習機會錯過便不再回頭,踏出校園、進入社會前,務必要在大學裏學做「大人」,才能為美好人生奠定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