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教學生靜思語,但是……

問:

您認為靜思語教學算是「宗教教育」嗎?

答:我的學生阿敏,是一個陽光、正向的女孩,能力非常好,追求她的人很多。最後她選了一個踏實,跟她自己一樣陽光的男孩結婚。沒想到婚後不到一年,在婚姻生活中跌了一大跤;在她失婚後最痛苦的那段時間,我常用靜思語陪伴,膚慰她焦躁不安的心。歷經三年,那個有自信又陽光的阿敏重新站在我眼前。

「靜思語」是證嚴上人躬親實踐的智慧結晶,每一句都是從現實人生出發,從實踐中體悟的心得。

「靜思語教學」是選用簡單、好記、適合學生的靜思語,來滋潤孩子的心靈,教孩子運用智慧;我陪伴阿敏的過程,其實也是一種靜思語教學,記得當時為了安撫她徬徨的心,給她的信中,與她分享靜思語:「吃苦了苦,苦盡甘來;享福了福,福盡悲來。」、「要擁有可愛的人生,就要自己先去愛人。」

因人、時、地、物,靜思語隨時隨地可以和日常生活相契,淺顯易懂。在教孩子一句句靜思好話的同時,著重的是「生活教育」、「品格教育」、「生命教育」,以及與未來息息相關的「環保教育」,讓孩子內在的素養在無形中提升─

生活教育

有了良好習慣,學生將成為人見人愛的好公民;有了友善學習環境,孩子們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靜思語有不同教學主軸,舉例來說,為了落實生活教育主軸中「能付出的人生,最快樂也最踏實。」這句靜思語,我帶著學生和家長到安養中心陪伴長者。永遠記得我的學生阿德服務回來之後回饋:「一位阿嬤看到我,拉著我的手,粗糙的手掌是為家操持一輩子的標記;充滿皺紋的臉,是歲月流逝的痕跡。這天阿嬤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話,我雖然聽不懂,但終於知道如何和老人家相處─只需真誠地點頭、微笑;我過了一個非常充實、快樂、有意義的假日,也終於能體會『能付出的人生,最快樂也最踏實』這句靜思語的真義。」

品格教育

這個主軸的教學目標是「培養誠正信實、謙卑有禮的處事態度。」如果每個學生都能落實做到誠正信實、謙卑有禮的處事態度,相信將來在職場中一定也是炙手可熱的好人才。

生命教育

為了讓學生體悟「要擁有可愛的人生,就要自己先去愛人。」這句靜思語,我帶著高二的學生到一個中重度庇護工場,讓學生為學員準備餐點、陪學員玩「大風吹」。那天活動結束已天黑,平日不知天高地厚、嬉鬧的孩子,每個人臉上若有所思。

有點跩、不太有人緣的阿義,從庇護工場回來,變得很愛幫助大家,常看到他微笑地和同學打招呼;班上愛吵架、個性不合的同學也變得相親相愛。私下了解才知道,孩子們終於體會到自己的健康、聰明原來不是理所當然,要好好珍惜、善用得來不易的人生。

此外,靜思語教學中還有環保教育,希望帶孩子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,將環保概念落實生活。

青春期是孩子轉變很大的階段,教孩子懂理也懂事,且能將所學落實在生活中,一句好話有可能會改變人生。在教靜思語的同時,記得證嚴上人呼籲「要用父母心來關愛學校裏的孩子」,真誠的關心,學生必然受到感動,能聽進老師所說,更把所學的靜思好話帶回家。

所以靜思語教學是因應社會問題,用各種教材、方法、適合各年齡層的一帖教學靈方妙藥,它不是「宗教教育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