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熱愛我的工作

劉美連(左)於慈濟苗栗園區日照中心擔任照服員,母親也是她照顧的對象之一。(攝影/梁漢南)

「沒想到做看護,讓我進慈濟以後,還有多餘的錢可以行善布施……」劉美連當看護二十幾年,直到現在六十四歲,仍站在第一線照護,是長輩、病患與家屬的「家人」。

一九八○年代,臺灣經濟起飛,苗栗縣大概有四百多家以製作裝飾為主的陶瓷工廠,產品多數外銷;不到十年光景,產業開始外移。原本在苗栗陶瓷廠上班、畫陶瓷娃娃的劉美連只好轉行,考取證照後成為看護。

「做看護其實也不輕鬆啦!有時候運氣好,有得睡;運氣不好,整個晚上都別想睡……」劉美連娓娓訴說,「如果碰到不好照顧的老人,一個晚上必須起來好幾次,他也不是故意的,就是不舒服。還有些老人家不習慣包尿片,要起床上廁所。」

劉美連省吃儉用,三年分期為先生捐出一百萬元,「想到我捐榮董需要錢,很值得;我不覺得不舒服,不會不高興,因為這是一分神聖的工作。」

遇到病患或長輩來不及如廁,排泄物沾到自己的手上甚至噴到臉上,是常有的事,「視病如親,我把他當作是家人,真的很神奇,就不覺得髒、臭,就自在了。」

因為窮過、苦過,我發願有一天也要幫助窮苦人。

我把看護看成神聖的工作,把對方當成家人,我有這份收入可以捐錢做好事,雖然不輕鬆,但甘之如飴。

─劉美連

兩代因病而貧

一九五九年出生在苗栗山城公館,劉美連在六個手足中排行老三。爸爸、媽媽是客家人,總是起早摸黑做豆腐販售,冬天寒凍刺骨,夏天時柴火的溫度燙臉,一年四季忙碌著,而記憶最深的是豆腐濃郁的香味。

「因為阿公生病,我們從小康家庭變成負債;阿公往生後,爸爸跟叔叔兩個不是分財產,而是分債。」劉美連還記得七歲那年,爸爸背了八萬元的債,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。

當她國中畢業,家裏沒有錢讓她讀高中,她只好拎著皮箱到桃園東隆紡織廠去上班,因而認識未來的夫婿羅時源;他原本是同事的相親對象,但同事不喜歡,劉美連笑笑地說,「也許是傻人有傻福吧!我真的撿到寶,因為他很體貼、很老實,沒有不良嗜好。」

劉美連二十一歲結婚,婚後羅時源在基隆工作,開挖土機,她則回苗栗婆家幫忙務農;直到一九九一年,羅時源回苗栗工作,一起養育兩個孩子。

有一天,劉美連到美髮店洗髮,當她攤開美髮師羅採雲遞來的報紙,看見證嚴上人被總統表揚的照片,忍不住讚歎。

羅採雲很高興地說:「我下次帶你去見法師。」她驚喜地問:「你真的認識法師嗎?」「真的!」兩個月後,身為慈濟志工的羅採雲邀她搭乘「慈濟列車」,到花蓮參訪;看到中央山脈下的慈濟護專,她就篤定要來慈濟這個道場。

「當時上人親自發福慧紅包給大家,當我快走到上人面前,我想著,您就是我要找的師父。」直到如今,她還記得靠近上人那瞬間內心的悸動。那一年,是一九九八年。

劉美連(左)與先生羅時源(右)投入慈濟二十多年,支持彼此做好事。(攝影/傅台娟)

凡事克難起步

回首當年,從花蓮回來後開始做環保,不過因為當時的慈濟聯絡處在十五樓,無法成立環保站,所以就在苗栗街上、西山、後龍、卓蘭定點做回收。

「秀梅師姊是我的環保啟蒙老師。」劉美連微笑地說。葉秀梅約她做環保,她心想自己書讀得不多,能夠把環境變好,就愈做愈有興趣。一年後遇到九二一大地震,「天搖地動之後,清晨五點,我跟先生開著貨車往災區,那時候電話都不通,我們自己到處去找,看哪裏需要幫助。」

抵達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,當時成為往生者暫時停靈處,她和羅採雲先去助念。「那時候我是慈濟『菜鳥』,不敢靠近,就是看著陳炎星師兄、曾錦梅師姊幫忙罹難者整理儀容、穿衣服。」災後二十餘天,她每天清晨五點多就開車載著志工去災區做香積,直到熱食點撤離。

二○○二年,苗栗園區開始準備建設,「那塊地雜草叢生,蛇很多,除了幫忙整地,仍持續不間斷做環保回收。」也是那一年年底,劉美連受證慈濟委員,她難忘別上委員證的那一天,每個人都哭了,因為找到了明師。

苗栗園區前身是舊廠房,志工找到一處鐵皮屋成立環保站,建築老舊,屋頂破很大一個洞,下雨時就要穿雨衣做環保。劉美連說:「雖然環保站克難,但是大家做得很開心,忙得很快樂,環保志工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位。」後來因為志工人數多了,回收量也增加,於是遷到更大的空間,成立了環保教育站,也開始有不同的團體前來參訪。

沒有怨只有願

「沒有學佛以前是怨婦。小時候家裏窮,十歲就開始工作,長大結了婚還是一樣勞碌。」劉美連幽幽地說,進慈濟之後才知道,那是前世今生的因緣,學佛後就懂得善解。

「學佛路上,沒有踢到鐵板是騙人的。」劉美連覺得自己的個性率直,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退轉,「對的事,我堅持做。」她最喜歡上人法語中的「信己無私,信人有愛」這八個字,「當人家用質疑的態度對我,我就用這句話勉勵自己。」

童年時,每逢颳風下雨後,熱心腸的父親會挑著扁擔整修馬路、清水溝,爸爸彎腰的背影刻畫在心中。因為窮過、苦過,劉美連想,有一天有能力了,一定要幫助比她更窮的人。終於在二○一四年,再幫兒子圓滿了榮董,她仍持續為自己圓滿榮董而努力。

一雙兒女陸續結婚,茹素多年的她堅持以素宴請客;先生比她早一年受證委員,她對先生說,來生不要結婚,但再來做法親。「我發願下輩子也要跟著上人,生生世世跟緊上人。幫助弱勢的人,是我從年輕到現在發的願,只要我有健康的身體,會繼續往這個目標前進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