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材包材占塑膠製品最大宗─挽救只活一次的塑命♫

座落於住宅區裏的無包裝商店,除了倡導顧客自備容器、提袋購物,也分享「用多少就買多少」的理念。

月刊有聲書

本文提供有聲書,歡迎播放聆聽,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,用聽的來讀月刊。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鄧佩林同學協助錄製。

感恩「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」協助錄製,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、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。

全球塑膠產量超過四成用在包裝上,以食品包裝占比最高,
臺灣零售業每年至少產生三十六億件塑膠廢棄物;
從源頭、消費到回收,每一步都改變一點,
方能減少塑膠污染,助益地球生機。

全球塑膠產量超過四成用在包裝上,以食品包裝占比最高,臺灣零售業每年至少產生三十六億件塑膠廢棄物;從源頭、消費到回收,每一步都改變一點,方能減少塑膠污染,助益地球生機。

「最旁邊的請往中間靠一點!」聽從攝影者的指揮,幾十位大人、小孩齊聚在所撿拾的海漂垃圾前,為假日的淨灘活動留下最美的回憶。

企業鼓勵員工及眷屬假日投入淨灘、淨山,或是到慈濟環保站做資源回收等活動,已是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基本項目之一;但在全球日漸重視ESG永續發展實踐的大趨勢下,企業在環保方面被期待的作為遠高於此,尤其是落實源頭減量,在生產製造、銷售流通的階段,就要設法減少塑膠包裝的耗用。

「我們會引導業者盡量減少使用塑膠,例如滑鼠不用泡殼包裝,改用回收紙做的摺疊盒;或是減少用量,好比原本要用百分之百的新料,看看能不能降到只用百分之八十。」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會連奕偉組長舉例說明。

當塑膠襯墊和泡殼列為公告應回收項目後,生產者就要繳交清除處理費。如果塑膠包裝愈厚、用的塑膠愈多,必須繳納的金額也會增加,當成本墊高,業者就得三思而行。「增加費用,他們就會去想辦法調整,政府就是運用政策工具減少業者的塑膠使用量。」連奕偉補充道。

自備容器,選擇裸賣

民間團體如全球環保組織「綠色和平」,在臺灣進行研究監測,也推動零售通路減塑。

「我以前住臺中,每週六上午經常跟媽媽去慈濟的環保站做資源回收。做了之後,就覺得塑膠問題真的很嚴重。」臺灣綠色和平組織臺北辦公室塑膠專案主任張凱婷,分享了幾個驚人的數據資訊:全球塑膠產業的規模,五十年來成長了二十倍,主因來自人們對一次性塑膠包裝的依賴。

二○二一年時,全球塑膠產量超過三點五億噸,其中有百分之四十是塑膠包裝,以食品業占比最高;而臺灣的超商、超市、量販店,每年至少產生三十六億件塑膠廢棄物!

走進超市或大賣場,幾乎所有的蔬果、食品都「穿」上了塑膠,有的裝在塑膠袋裏,有的套上發泡塑膠保護網,再加一層透明薄片塑膠包裝。消費者走一趟賣場,可能只買幾樣蔬果,但塑膠袋、薄片塑膠包裝卻可能有十幾件之多!

綠色和平敦促幾家規模宏大的業者「減塑」,包含了連鎖超商業者和知名超市、大賣場。

二○一九年到二○二二年,兩家接受綠色和平評比的超商業者因為和「循環杯」業者合作,讓消費者可以租用杯子裝飲品,降低了一次性塑膠杯的消耗,因此在評比中名列前三。

然而其中一家連鎖超市業者,因為減少塑膠包裝使用量的行動做得不夠,去年從第一名跌落到第五名。對於重視社會責任與公益形象的經營者來說,不啻是一大警訊。

張凱婷分享推動改善的成效:「去年跟他們加強溝通,建議他們從蔬果的無包裝『裸賣』開始做起。去年底他們在全臺各門市開始設置裸賣區,至少有做到第一步。」走進這家連鎖超市,儘管大部分的蔬果還是有塑膠包裝,但裸賣區已開始陳展部分質地較堅硬的蔬果,如柳橙、檸檬、蘋果等,消費者只要自備購物袋就可以「無塑」購物。

「環保署也在推動蔬果裸賣,今年會繼續試辦,未來可望把裸賣的規定入法。」對於零售通路「減塑」的未來,張凱婷表達了難得的樂觀,並表示,臺灣民眾對塑膠污染的警覺很高,很多人已經習慣自備容器,並落實塑膠的資源回收。這一點,可以從無包裝裸賣風潮上獲得印證。

無包裝商店因應臺灣較潮溼環境,多以小型密封罐、漏斗箱展售食品,避免長時間陳列大量食材,以確保新鮮安全。

使用多少,就買多少

蔬食環保概念館「植境」,位於慈濟臺北東區會所地下一樓,緊鄰松山火車站及捷運松山站,是由慈濟年輕世代的同仁及熱心店家共同打造的永續生活空間,設有靜思書軒、烹飪教室、策展空間、蔬食餐廳及超市。其中超市附設的裸賣區,展售乾燥的米穀豆類以及各種非長條型的義大利麵,還有液態的天然清潔劑,「他們自己決定要設裸賣區!」植境行政團隊成員湯逸凡讚歎超市經營者的用心及巧思。

消費者購買時,把重複使用的塑膠袋打開對準漏斗箱出物口再輕拉把手,要買的乾料食品就會傾洩而下,裝好了要買的份量後便可結帳;或者事先將容器秤重,結帳時再扣除容器的重量。買液態清潔劑同樣得自備容器,但須確定容器完好,以免滲漏。

另一家位於臺北捷運北投站旁,隱身住宅大樓一樓角落的無包裝商店,則因鄰近社區民眾顯得更加「接地氣」。

「我們的消費者從學生、家庭主婦到長輩都有,以女性居多。一些長輩客人會覺得我們是很新的店,但是又跟他們童年很有關係。」經營者蔡旻杰表示,太太念大學時曾到法國和德國當交換學生,在歐陸國家見識到當地盛行的無包裝商店,覺得這個概念很好,因此兩人婚後就嘗試在居住地北投開一家這樣的店。

「我都跟長輩們講,其實我們就是雜貨店、柑仔店,比如小時候我幫奶奶去打一斤醬油回來,拿空瓶打醬油就是無包裝的概念。只是我們現在到超市拿一瓶一瓶的很習慣,忘了以前有這回事。」蔡旻杰解說道。

由於資金有限,夫妻倆租下的店面僅有七坪大,蔡旻杰自己動手打理後,呈現出簡潔舒爽的類北歐風,米穀、茶葉、香料、糖果、咖啡豆等,井然有序地裝在中小型透明容器裏。

為什麼不學德國、法國的店用大容器盛裝展售呢?考量臺灣氣候遠較歐陸潮溼,食品乾料容易受潮而變質,於是採用小容器、少量展售的方式,避免大量、長時間的陳列以確保食安;顧客也可以在有限空間裏無礙地選購。

「我希望客人消費,但不希望客人一次買太多,我們的銷售理念是用多少就買多少。」蔡旻杰表示,一般的大賣場多會以平價大包裝的策略吸引消費者,雖然價格換算下來比小包裝要便宜一些,但也容易造成浪費。「只要有三分之一沒吃完,其實就貴了三成喔!也許吃到後來很膩了,但不想浪費而勉強自己吃完也不正確。我們回到個人的需要,到底需要多少?再買多少。」

身處小巷之中,蔡旻杰的無包裝商店小到讓人不容易察覺它的存在,但苦心經營三年至今,終究累積了一小群知音熟客。為了環保,老主顧們自備容器,也可借用容器,待下一次到店時再歸還並退還押金。

「塑膠類製品早已存在,其實重複使用就可以減少製造。」蔡旻杰把「減塑」列為經營重點之一,希望自己的店能成為環保減塑的實驗平臺,讓消費者可以藉此練習、養成友善環境的消費習慣。他如是自許:「無包裝之外,我們重視的是能不能把理念向更多人推廣!」

從把塑膠當「塑膠」隨意取用、用過即丟,到有意識、有警覺地開始戒絕濫用,臺灣的減塑意識已愈發成熟。民眾自備餐具、容器及購物袋等,如今已是被鼓勵的日常行為,甚至被視為一種優質的生活品味。環保署也和農委會研議,如何在蔬果裸賣與保鮮之間取得平衡,降低塑膠包裝使用量。

落實減塑、勤加回收,為地球減少負擔的同時,人們的生命品質也將獲得提升,活出更美好、更雅適的樣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