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七日 欣賞心靈的美好境界

4.27《農三月‧初八》

【靜思小語】心中只有好人、好事、美好境界,就沒有空間去想受過什麼委屈、有什麼煩惱。

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有聲書,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,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,歡迎到「大愛網路電台」收聽。

記錄典範,以善傳家

上人與人文志業姚仁祿合心精進長等主管同仁們談到,天下萬物皆有生機,既有生機,就有互動溝通的語言。這二天繞著廊道走,看著庭園草木,二棵樹的根交互環繞,各有脈絡,又能相互纏結,看起來就好像在對話,讓人覺得很奇妙。

上人說,人生於世,只要用心,可以活得很有價值;若不用心,一天過一天,其實活得很沒有滋味。用心去感受空氣,連呼吸都有清新的甜味;除了空氣清淨讓人有很舒服的感受,心靈清淨也讓人很自在。要讓心靈清淨,心中就要有過濾雜質、塵埃的「過濾法網」,留下瑞氣、隔離濁氣;如果缺乏這片無形的法網,污穢雜質進到心中,只要風一吹就不斷揚塵,就好像沙塵暴,讓無明煩惱不斷翻攪,難以平靜。

下午的人文志策會,主管同仁們以「媒體即教育」為題報告;其中,姚仁祿師兄所分享的自然美景,像是天將破曉的縮時攝影,可以看見天際雲彩的顏色變化,直到曙光初露,太陽浮現,上人讚歎這都是極美的景色,可以看見大自然不斷在極微細的變化中,也好像從中感受到大地的呼吸,以及萬物的生理運行。「天地萬物蘊藏生機,即使是植物,看起來好像靜止不動,但是它們卻在持續不斷地生長;二棵植物靠得很近,根系交纏,或許也有對話,是我們聽不見的極微音。」

「有極微音,也有極微色,我們看得到的一切物質都在細微地變化中。譬如一本書放久了,再拿出來翻看,內頁長斑、泛黃,這都是在無形中的『行蘊』。」上人指出萬物都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,而人的心念則是不斷地生住異滅,身體也在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中;自然法則是時間推進的,即使不知不覺,但的確是變化無常。現在科技可以融合自然景物表達無形的意境,生活周圍都有很寶貴的素材可以使用,要靠同仁們多用心尋找與運用,切莫深入寶山卻空手而回,也空過了時間。

「所說的『寶』,不是寶石、鑽石,拿在手裏硬邦邦,不經意踏到會被刺傷,不但沒有用,還會傷害人;真正無傷害、可欣賞的寶,是心腦的享受,假如心腦中沒有美的境界,總是充滿煩惱,就會產生貪、瞋、癡,驅使言行造作惡業。所以人文志業要給人接觸到很優美、寧靜的影像,讓人吸收到心腦之中,欣賞天地人間的美景。」

上人舉自己為例勉勵大家:「我會自我欣賞心靈的美好境界,就沒有空間去想過去有受什麼委屈,也都已經忘掉了,只是有辛苦走過來的印象,但是要我說出當時的委屈,卻分享不了,因為已經被我忘記。所以我的心總是沒有煩惱,分分秒秒都在好人、好事的美好境界。」

看見大愛臺節目中,高齡九十多歲的資深慈濟委員張金葉師姊,迄今仍然在環保站做分類,由她的孫子說「畫畫的阿嬤」故事,上人表示這讓人感覺很溫馨,且見證真人實事,見證慈濟人自從發心就持之以恆。不識字的師姊早期勸募是畫下會員的特色,來記憶每一戶的捐款,師父曾公開讚歎她的認真用心,師姊十分歡喜,其子孫也以她為榮。有這樣的長輩做典範,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,而大愛臺為這群慈濟人做紀錄,可以讓他們的家庭世世代代都能以善傳家。

「我們所留下來的是真實的歷史,而且是人文的歷史,可以做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、科技教育、大自然教育、宇宙天空的教育,無所不包。大愛臺可以融合科學表達人間道理,在這個時代總是最好的教育,也讓人看見濁世中還有清淨美好的傳播媒體。」

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精簡版;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,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,請展閱每季出版的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