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至十三日 一手動時千手動

4.12~13《農閏二月‧二十二至二十三》

【靜思小語】主管真誠關懷同仁,和氣溝通相互調整,人人合心對齊標竿,成就令人信任的團隊。

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有聲書,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,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,歡迎到「大愛網路電台」收聽。

呼喚本土志工

四月十二日,聆聽莫三比克傅迪諾師兄、蔡岱霖師姊報告工作規畫後,上人叮嚀師兄師姊與本土志工們,要把握時間、善用空間、呼喚人與人之間,共同成就多項利益當地的建設,同時把慈濟人文精神帶給居民,讓貧苦的莫三比克民眾從心靈到生活都能轉貧為富。

「莫三比克窮困居民的生活真苦,每一次看到他們的苦相,我就會想到自己,能在此安然生活實在很有福。看見苦相,會激發我們的悲憫心,要凝聚起人人的愛心,盡一分力量去幫助他們。期待你們在當地多招呼志工,雖然本土志工很多,但他們大多貧困而需要我們幫助,所以我們在那裏,不只是給予物資,還要為他們做教育。」上人感恩迪諾夫婦及多位種子志工,很用心教導、帶動本土志工學習慈濟人文,行儀、規矩都守得很好,每次聚會、共修,進退行動都很整齊。

上人說,能把這麼多志工教得這麼好,固然岱霖師姊功不可沒,更不可缺少幾位本土志工,以同種族、相同生活背景的身分帶動,所以莫三比克的因緣已經成熟。若要在大範圍耕種糧食作物以供應貧病老弱,除了有土地,要有人教導耕種技術,在農忙時期也要有足夠的人力,所以這方面的規畫,人力是最重要的,可運用以工代賑方式聘請有農耕經驗的居民長期投入。

對於莫國志工學習中文,上人認為《靜思語》每一則文句不長,而且淺白易懂,可與日常生活的人際互動相呼應,所以是很好的中文課本。而且將來若想要送青年志工來臺就讀慈濟學校,就要讓他們對慈濟人文精神有初步了解,來臺以後深入學習,就能帶回慈濟精神、愛的能量,讓每一顆種子在莫三比克落地生根,且開枝散葉,又能產生無量種子,成就庇蔭當地眾生的菩提林。但若語文不通,就無法深耕;學會中文,能與華裔志工溝通無礙,所以語文很重要。

「教育是希望工程,慈濟在莫三比克援建學校,是要為當地培養人才,也希望長久延續正確的教育精神,不斷為國家培育出棟梁之才。」上人教師兄師姊就地撒播善種子,用心耕耘福田。

慈濟人文之美

四月十三日,與醫療志業主管談資訊系統,上人表示,資訊要幫助醫療守護生命,即使不像醫護同仁在第一線直接面對病人,也要以真誠的愛投入工作;只要掌握好精神主旨,無須如何管理,同仁各司其職,整體合和互協,就能發揮最大的良能。

上人說,志業體主管帶動同仁,都是用真誠的一念心,讓人一進到慈濟醫院或學校,就能感受到祥和、和氣,也就是慈濟人文精神的特質之一。大家有相同的目標,要成就資訊系統,就要和和氣氣,做得皆大歡喜。

像各地慈濟人為了經藏演繹,事前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與彩排,該舉手、要走位時,隊伍中有「知音」種子志工提醒大家,一手動時千手動。上人說,許多人一再練習、相互調整,直到最後就會很有規律,展現出來的美就是「善之美」,因為大家共同一心,整個團隊就像一個人那般動作一致,很整齊。

人人都有不同的做事習慣,要共同成就一件事,就要不斷磨合,尤其最前面的人要當整個隊伍的標竿,讓人人對準,整體就會很整齊。但是要做到整齊,就要花時間下功夫,不是做不到,只要大家合和互協,最重要的是心能合,溝通互動時要和氣,心平氣和地討論與調整。團隊成員互動和氣,讓旁人看了、感受到了,就能安心信任而交託事務。

上人教主管以感恩心慰勉同仁的辛勞,真誠表達關懷,彼此和睦互動;人人相處都能和睦、友愛,整體表達出來的就是慈濟人文精神之美。

聆聽人文志業主管報告新書《戰火下的光》等事宜,上人開示:「我一向期待四大合一,合和互協,人文志業要報導四大志業的最新動態,讓大眾看見國際間的重大新聞,也看見慈濟人走入苦難之地付出的身影。」

上人說,全球慈濟志工為了救助苦難眾生而盡心盡力,無私付出,而回報志工的最佳方式,就是讓他們知道,在這一段重要的歷史當中,人文志業為其留下足跡,所以人文志業要將這些故事整理好。

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精簡版;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,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,請展閱每季出版的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