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念心不變 我會再來接棒♫

「要鏡中人笑,自己要先笑。」林勝勝時常以這句好話和志工分享聲色的重要。(攝影/杜偉晟)

月刊有聲書

本文提供有聲書,歡迎播放聆聽,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,用聽的來讀月刊。本篇由慈濟大學學務長温蕙甄教授協助錄製。

感恩「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」協助錄製,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、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。

臺北資深慈濟委員林勝勝,
睿智、爽朗、幽默與溫暖的性格,
讓她在四十年慈濟路上廣結善緣;

一九八九年擔任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第一屆懿德媽媽,
從此陪伴慈濟學子超過三十年。

今年五月七日,她圓滿此生,享壽八十歲,
也再次返校─如願回到慈濟大學,成為大體老師。

臺北資深慈濟委員林勝勝,睿智、爽朗、幽默與溫暖的性格,讓她在四十年慈濟路上廣結善緣;

一九八九年擔任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第一屆懿德媽媽,從此陪伴慈濟學子超過三十年。

今年五月七日,她圓滿此生,享壽八十歲,也再次返校─如願回到慈濟大學,成為大體老師。

我是林勝勝,上人給我的法號是靜宥。有幸能夠跟隨上人,行菩薩道,對我來講這輩子足夠了。

有個佛典故事,森林發生大火,其中一隻鳥雖然可以飛離,但不忍心其他動物求生無門,於是展開翅膀沾水,來來回回想要撲滅大火,感動了龍天護法降下大雨,熄滅山火。我感覺,上人就像是那隻小鳥,不斷為眾生奔走。

早期每次從花蓮要回臺北,上人親自送我們出來;看到上人站在精舍大殿的花圃前,一隻手放在後面,一隻手跟我們揮著,當時「同道各處」,支持力量還很小,上人是那麼孤單瘦弱,我們捨不得離開,不斷回頭看,看了就會哭,好不捨!

上人叫我們大家不要哭,「眼淚不要往外流,往外流風一吹就乾了;眼淚要往裏面吞,內化成一股力量,來救天下苦難蒼生。」無論過了多久,想到那一幕,我還是刻骨銘心。

有人問我:生病了,對「做慈濟」有沒有影響?完全沒有影響!因為都是一念心。想到上人即使吊著點滴,還要為大眾開示,就是最好的身教。

二○二二年八月,我因為輸尿管結石產生大量血尿,在臺北慈濟醫院手術治療;親身入苦,我的感受真的很深。

我是躺著被推進去開刀房,然後經過好多層的門;第一次門開,第二次門又開,第三次門再開,才看到真正的開刀房。好大、好空曠, 我非常震撼。

很多病人等著開刀,右邊兩排、左邊也兩排;還有很多醫護人員,大家動作都很快,很認真、專注地搶救每一個生命。

我看到「一念心」三個字。想起四十年前,上人說每人每天捐五毛錢,要蓋醫院要救人,當時大家都覺得「有可能嗎」?

想到上人對早期的弟子說,大家要「犧牲享受」,以後才能夠「享受犧牲」。現在經過了幾十年,我親身體驗到,五毛錢真的可以救很多人。

佛法是無形的,可是慈濟就是把無形變有形。我親身當病人去慈濟醫院體驗,不但有硬體,還有很棒的軟體,他們真的是大醫王、白衣大士!當下我哭了。

旁邊有一位行政護理師宣霈陪伴著我,我抓著她的手說,我真的看到了!「不但可以救到別人,也可以救到自己。」不要小看五毛錢,現在上人發大願,要翻轉非洲,這「一念心」,一定可以把非洲變成「綠洲」。

真誠的笑,人見人愛

一九八四年加入慈濟,看到上人那麼辛苦,我跟上人說,我沒有什麼人脈,先生也是公務人員,要怎麼去接引會員呢?上人說,要先讓人家喜歡你這個人,他就會喜歡你的團體,喜歡你的宗教。這個理念讓我知道要怎麼走慈濟這一條路,原來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;改變別人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改變自己,我變得逢人就笑,而且是真誠的笑。

我從花蓮回來之後,就想怎麼樣去跟鄰居介紹。厝邊頭尾問我:「陳太太,最近看到你,好像很歡喜喔?」我說:「對,足歡喜!花蓮有一位師父很偉大,他的弟子做好多手工,自力更生,還要蓋醫院救人,我很認同。一天省十元,我們也可以蓋醫院!每個月省一百元,這間醫院時時刻刻都在救人!」

後來我也帶他們回花蓮,跟上人介紹,我們合江街一百三十巷整排都是好鄰居,現在都是慈濟會員!很不容易!上人就說:「好,那我跟你們說,你們是慈濟巷!」上人輕輕地講,我們就重重地聽!上人說我們是慈濟巷,那更要努力!

回首一路走來最受用的一句話,就是上人說:「要鏡中人笑,自己要先笑。」數十年來我就是拿著這帖良藥,接引無數人走進慈濟大家庭。所以我常覺得微笑不用錢,但是很值錢;接引會員不是只有笑臉,還要「誠」與「情」,讓人家看到你就歡喜,這也是上人給我的身教。

誠就是表裏一致,表情也會說話,所以「聲」、「色」很重要;我們每個人都是鏡中人,做慈濟就是要讓人看得到那分誠懇心。像是帶我進來慈濟的陳錦花師姊,她的慈悲不是用嘴巴說的,而是形象化,型態、表情、配合度,就是慈悲,所以她度了好多人。

慈濟要能開枝散葉,需要大家的「誠」與「情」。其實每個眾生都很有心,只是有沒有被啟發、被觸動。一般人都是從善門進來的,只知道做好事還不夠,要身歷其境,親自去感受!帶他們去看個案,就會有觸動,原來我不是最可憐的!原來我沒有那麼苦!

從早期的沒有到有,用四大志業不同的方法來接引,把迷情變成覺有情,慈濟的法門很活,要不然大家聽不懂,聽不懂要怎麼做呢?有具體的東西給人家看,借事顯理,就會知道,原來會救人的人就是菩薩,佛法生活化就是這樣。

林勝勝(前排右二)三十多年前為建院募款,所居住的臺北合江街一百三十巷,不到一百公尺,高達八成住戶為會員,愛心滿滿;慈濟四十周年時,志工合影留念。(攝影/曾芳榮)

說我所做,做我所說

來慈濟就是學習正思惟,上人講的每句話都很正向。有次,有人抱怨某一區的香積志工煮得太鹹,讓人吃不下;上人聽到了就說,我不知道他們煮得好不好吃,但是我知道,他們煮得很辛苦。

有人跟上人說,海外地區某某負責人不怎麼樣,上人怎麼回答呢?上人說,你跟我講這個事情,我早就知道了,相信他本人也知道,但是他還願意做慈濟,憑這一點我就要感恩他。你看上人的心多清淨!

每次講慈濟我就會熱血沸騰,沒有逗點也沒有句點;我也不是演講家,就是說我所做、做我所說。早年我的人生故事被拍成大愛劇場《生命圓舞曲》,編劇訪問我的女兒:「媽媽進入慈濟後,有什麼改變?」我的大女兒說,媽媽整個生命狂熱起來。真的,即使跌倒了,我也要在地上抓一把沙來呈給上人;那為什麼會狂熱呢?因為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、生命的價值。我的小女兒則說,媽媽除了身材沒改變,其他都變了!

到底我改變的是什麼?就是觀念。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經營的世界裏,很自以為是,無意間結了惡緣;所以上人跟我們說,無論如何一定要深入人群,三人行必有我師,要藉事練心,隨處養心,繫緣修心。來到慈濟,我不敢說學佛,但就是做到上人所說的,人圓、事圓、理才能圓,人格成佛格就成。

 慈濟造就很大的菩薩團隊,讓我們學習只要心量大,就可以結很多好緣。我常說,天下的孩子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,很感恩我在教育志業從護專第一屆懿德媽媽,到二○一九年慈濟大學慈誠懿德會交棒,有這麼多的家人孩子,也感恩這一念心,可以堅持到現在。

二○一○年慈濟大學慈誠懿德日,林勝勝(右一)等懿德媽媽和同仁合影。(攝影/葉素貞)

前浪後浪,同登彼岸

最近大家提到盤點生命價值,這輩子何其有幸走進慈濟,接觸到人生百態,開拓我的視野;一個微乎其微的歐巴桑,竟然可以做到慈善、醫療、教育甚至到國際賑災!我覺得上人是提升女性社會地位的成功經驗!在慈濟終身學習,得到了尊嚴和價值,我們的信心都來了,信心來了就不會疑神疑鬼,實際去做就經一事長一智!

我人生中有三次遇到生命危險。第一次在美國,吞藥丸時嗆到氣管,眼前就黑了,但我想到還要做慈濟,大喊:「上人!」結果那顆藥丸就跳了出來。我家師兄在外面等我上車,對我說怎麼那麼會摸,現在才出來;我說,剛剛差點噎死……

還有一次去中國大陸,好奇搭上一臺志工拼裝的環保電動車,車發動了,但他沒有教我煞車,只有教我怎麼加油,車就這樣一直轉,連旁邊的人都高喊:「怎麼辦?快要撞到了!」我手舉高大聲喊:「上人!」車子居然就停下來了!

那為什麼最近一次跌倒,踩空六層階梯,沒有喊上人呢?因為我想到,上人現在比我還瘦弱,我不捨!那天我已經準備好了,吩咐旁邊的師姊,不要讓上人知道這件事;我這輩子已經無憾,現在慈濟缺年輕人,我趕快去換個身體再來接棒。

我們一定要前仆後繼,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才不會癱在沙灘上;後浪也要感謝有前浪,才不會消失在海上。前浪後浪用「愛」相激盪,才能同登上彼岸。我們這些資深的雖然年齡大,但是愛慈濟的這分心、精神永遠不要老!(資料提供/陳麗勳、明含、郭寶瑛、許彩霞、林欣璇、許麗娟、廖凰束、柯麗華、江孟倩)

本文整理自二○二○年到二○二二年訪談內容,感恩林勝勝師姊的長女陳麗勳,與北區人文真善美志工留下珍貴史料,讓典範身影恆在。

|延伸閱讀|人間菩提─師徒相約為法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