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55 傳承與跨越

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三年間,依舊借用普明寺進行各種慈善活動,直到上人的俗家母親王沈月桂資助購地,歷經十五個月工期,一九六九年五月十日位於新城鄉康樂村的靜思精舍落成。(相片提供/花蓮本會)

慈濟志業,從日存五毛錢的克難「竹筒歲月」起步,
以花蓮為起點,遍及於臺灣,走向全世界,
一路行來的顛簸,資深志工已戮力鋪平,
面對世界的變局,後進依然如履薄冰。

傳承那一年那一念,啟發人人善心,
永續世代愛的能量,邁向下一個五十五年。

慈濟志業,從日存五毛錢的克難「竹筒歲月」起步,以花蓮為起點,遍及於臺灣,走向全世界,一路行來的顛簸,資深志工已戮力鋪平,面對世界的變局,後進依然如履薄冰。

傳承那一年那一念,啟發人人善心,永續世代愛的能量,邁向下一個五十五年。

今年五月五日、農曆三月二十四日,慈濟將邁入第五十六年;行之有年的靜思精舍朝山活動,也從三月下旬展開。雖因應防疫縮小規模,但精進虔誠之心不減,人人祈願天下無災,歲歲年年。(攝影/蕭耀華  4月9日)

竹筒歲月傳海外
慈善力量有你有我

圖1:慈濟功德會成立初期,上人與慈濟人在普明寺合影。這群善女子募款助人同時訪視濟貧,由她們開啟日存五毛買菜錢的「竹筒歲月」;點滴匯聚到今日,小錢行大善,慈濟慈善援助關懷足跡已達一百二十餘個國家。(相片提供/花蓮本會)

圖2:二○○八年獲慈濟致贈稻種的緬甸農民烏閔壽,效法竹筒歲月模式「日存一把米」,女兒每天煮飯前從已量好準備下鍋的白米,再抓起一把存放在陶甕裏,集滿了捐贈。如今全緬甸「米撲滿」會員每月可捐出兩萬三千公斤白米濟貧。(攝影/蕭耀華)

口耳相傳說慈濟
克難精神一脈相承

圖1:早年靜思精舍四周一片田野,常住對外聯絡就騎腳踏車去對面村莊撥公用電話,慈濟人則是透過書信或步行往返荒地回精舍討論慈濟事;直到鄭柏師兄發心花費近十八個月的薪水,架設連往精舍的一排電線桿,慈濟才終於擁有第一支電話。(相片提供/花蓮本會)

圖2:慈濟在非洲史瓦帝尼已註冊為INGO,志業發軔源於九年前南非志工跨國前來帶動。時至今日,即使通訊科技無遠弗屆,在某些地區仍必須仰賴「口耳相傳」說慈濟。慈濟在非洲南部九個國家、共有超過一萬位本土志工,他們在交通不便、人事陌生的異地徒步推廣慈善精神,走到哪裏就隨機說到那裏。(攝影/蕭耀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