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爸爸成為我同學 最好的傳承是陪伴

年輕人有時候容易用自己的個性、脾氣待人。要調整腳步,心更細、氣更柔。— 潘耕美

從陌生到接受,「陪伴」是走過「心檻」最重要的關鍵。— 潘機利

年輕人有時候容易用自己的個性、脾氣待人。要調整腳步,心更細、氣更柔。— 潘耕美

從陌生到接受,「陪伴」是走過「心檻」最重要的關鍵。— 潘機利

縱橫服飾百貨近四十年的董事長潘機利,家中已有三代同入善門。對父女倆來說,慈濟是什麼樣的團體、做慈濟是一條怎麼樣的路?

女兒潘耕美還記得,十多年前國中時,父親的成衣門市在一兩年間幾次遭遇大火意外,事業受到重大打擊。「雖然爸爸臉上總是裝沒事,但還是感受得到他的落寞與憂愁。」潘耕美考高中時,在考場外的爸爸突然接到電話,又一家門市慘遭祝融,「他只堅強地說『沒事啦』,等我考完才回去處理店面。」

「為什麼都會找上我?」在高雄經營連鎖成衣商場、努力擴張事業版圖的潘機利,無法理解遇上的諸多挫折,哀嘆自己「哪會這麼歹命」。

二○○九年,莫拉克颱風重襲高雄,潘機利位在高雄旗山的成衣賣場遭泥流淹沒、再受重災;洪災退去後,慈濟志工一批批來到旗山,看著這群不認識的人,接力運送污泥復原災區,逐戶發放慰問金和便當,過往潘機利認為:「有錢就有一切,要把握『機』會賺取『利』益。」但在自己遭遇災難時,卻有一群人是把握機會來幫忙。

「遇到之後我才相信是真的。」潘機利深受感動,當時高雄小林村遭土石流掩埋、傷亡慘重,「我的命還有留下來,只是財損而已,錢再賺就有了。」歷經大災,他捨去過去執著的貪念,呼籲合作廠商一同舉辦義賣,將所得捐給需要幫助的人。

潘機利(左)與女兒潘耕美(右)慈濟路相伴前行。

想得再多,不如去做

「我走過的後悔路,不願兒女重蹈覆轍,希望善的種子可以早點播種到他們心裏。」成為慈濟志工的潘機利,不時向家人分享慈濟的「好」,更在女兒潘耕美讀大學時,每每見面就囉嗦幾句,「學校有慈青社嗎?有的話,趕快去參加!」

熱衷和同學出遊的潘耕美,看到慈青制服就覺得無法接受,「我跟爸爸說這很『俗』,都大學了就是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啊!」只有參加一兩次活動有如「搵豆油」,之後也就默默消失。

二十四歲那年,潘耕美往返賣場門市的路上發生車禍,醒來時,已是手骨折、臉挫傷、腳難以動彈地躺在病床上,必須靠爸爸、哥哥輪班照顧。慈濟志工帶著熱食多次問候,煮粥讓進食困難的她慢慢吃。貼心的舉動讓她覺得:「原來不認識我的人,也會對我這麼好。看到他們的關懷與付出,讓我也有了想要試試看走這條路的念頭。」

潘耕美說,無常這麼突然,人連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,想再多,不如嘗試去做。「以前覺得休假都來不及了,哪裏還想到要做志工,等到四、五十歲有時間、有緣再投入慈濟,沒想到話不能說得太早。」

身體漸漸復原後,她週末開始陪爸爸和志工們到高雄澄清湖健走運動、參加靜思堂讀書會,發現其實「慈濟不如想像中的沉悶」,於是決定參加靜思生活營,進一步了解慈濟。那是二○一五年,面對社會各界關心慈濟的聲浪傳出,她想:「爸爸參加的團體,是新聞媒體上說的那樣負面嗎?怎麼跟自己感受到的落差那麼大!」便決定親自參與、體會,做給身邊的人看。

感動自己,感動別人

在女兒加入慈濟後,潘機利時常分享:「要得到必須要去做到,去做到才能夠得到;要用自己的生命走入別人的生命。」父女倆回憶起,有次到高雄六龜山區關懷獨居長者,那年遇到霸王級寒流,南臺灣降至攝氏六度低溫,當天下著細雨,大夥兒冷到直顫抖,但滿滿熱情不減,仍拿起工具幫老人家清掃家園,也為行動不便的照顧戶安裝廁所扶手、止滑步道,修繕電燈、家具。

「四、五年來,我們持續地去關心,在不知不覺中也變成了一種習慣。」潘耕美說,八、九十歲的阿公、阿嬤,有的已經無依無靠,握住他們的手時,老人家真情流露的說:「謝謝你們來看我。」那分溫暖讓彼此都感動。

「感動真的很多……」潘耕美提到,有位八十多歲的阿公,聽志工們分享竹筒歲月的精神,小錢也可以幫助到社會上的「艱苦人」,有一次便拿出用塑膠袋裝的一大把零錢捐出。有人輕輕問:「怎麼沒有存起來自己用?」「我夠用就好了,這些錢要給更需要幫助的人。」

曾經聽到別人質疑「慈濟是不是都救國外」?投入志工工作,如今承擔人文真善美幹部的潘耕美理解,他們可能只是單純接收到片面的訊息,才會有這樣的誤解,「所以運用不同管道讓大眾了解慈濟在臺灣的付出,也是真善美志工的使命之一。」

改觀的不只是女兒。潘機利進入慈濟後,聽到有國際賑災的機會,心想自己從前只有出國旅遊,因而也主動報名;二○一三年他踏上菲律賓獨魯萬,用相機記錄海燕颱風過後的震撼景況,「這座城市好像被放棄,受災居民手足無措。」沒有時間轉換心情,志工迅速啟動以工代賑,看著民眾從懷疑到團結、男女老少用自己的力量清掃讓城市恢復生機,潘機利感動地說,這次真的才知道,什麼是天堂,什麼又是地獄。

海燕風災後,慈濟志工前往菲律賓獨魯萬賑災、帶動以工代賑清掃家園,潘機利(左)體會要用生命走入他人生命。(相片提供/潘機利)

縮小自我,海闊天空

然而,回顧參與慈濟並非一路平順。一開始他也像女兒一樣,對團體的行儀規範難以接受,但看到團體呈現井然有序,讓人讚歎「美」時,總會希望自己也是當中的一分子;練習配合、融入,也學會縮小自己。

進入慈濟,他開始學習拍照、記錄活動,也遇到無法釋懷的挫折。有一次認真拍了三百多張照片,卻得到志工伙伴一句「怎麼沒有一張可以用」,他氣憤又難過。

「出錢又出力,做到流汗,讓人嫌到流涎!人家說不做最大,我那時就跑出去了。」一度想離開,但又不願放棄投入慈濟「甘願做,歡喜受」的初衷,潘機利在好友引導下,學會磨練心性,也隨時帶著相機苦練拍攝技巧。

待人處事歷練豐富的潘機利,也練習當聽眾,聽女兒說做慈濟的點點滴滴。承擔志工幹部後,潘耕美發現真善美記錄要做的事情比想像中多且繁複,也因為不得不去接觸過往不擅長的事務,有時會力不從心也備感壓力,個性急躁的她一度覺得做志工好像沒有那麼快樂了!爸爸鼓勵她「要克服困難,不要被困難克服」。「生氣是短暫的發瘋」這句靜思語,讓潘耕美靜下心來,在爸爸的陪伴中,也學到當境界來時,觀照心中是佛性先起還是習性先起,體會不讓情緒控制自己,而是要控制情緒,或許退一步,海闊天空!

十多年來潘家已有三代同入善門,潘機利(左二)在適當的時機帶親人接觸慈濟,潘耕美(左一)也與年輕一輩接力承擔。(相片提供/潘耕美)

不同世代,看見彼此

年逾六十的潘機利雖與三十而立的女兒,年齡相差一倍,不過,在一起做慈濟的路上,就像是同窗學習的「同學」。他也看見其他年輕人在慈濟的創意發揮,像是透過電腦設計精美的蔬食地圖推素,還將歲末祝福打造成青春版,以管弦樂團表演、搭配靜思鼓隊串連短片推廣環保、傳遞祝福,變成屬於青年的「講經當代×感恩音樂會」,吸引許多年輕人參加。

潘機利說,這就是年輕人善用時代語言宣傳的能力,「我們或許學不來、學沒那麼快,但我們可以稱讚這群『少年家』的創意和活潑。」

在潘耕美眼裏,以前工作忙碌、總是向「錢」看的爸爸,在加入慈濟後,也比較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,像是潘機利擔任高雄靜思堂防災協調中心召集人時,動員志工人力協助颱風受災民眾,細心張羅所需,民眾也能感受到慈濟志工的溫暖。「勤務結束後,聽到的一定是爸爸感恩別人。」這是她從爸爸身上看到的「縮小自己,照亮他人」,父女倆在承擔中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
「年輕人接棒,有時候容易用自己的個性、脾氣待人。」一次次的經驗,讓潘耕美學習調整腳步、壞情緒不沾身,「心要更細、氣要更柔」。

「不是每件事情都會過,而是自己的心要過!」潘機利感性的說,潘耕美也道出內心的感謝:「謝謝爸爸一路以來的陪伴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