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車廂之後

來自各地方的打火英雄、救難人員,盡了最大力量,
不斷從變形的車廂進進出出,他們像是天使,幾乎沒有個人的感覺,
只有以現場所有傷者、罹難者的感覺為感覺,
幫忙他們脫離那個令人難忘的空間,那是最傷痛的一步。

來自各地方的打火英雄、救難人員,盡了最大力量,不斷從變形的車廂進進出出,他們像是天使,幾乎沒有個人的感覺,只有以現場所有傷者、罹難者的感覺為感覺,幫忙他們脫離那個令人難忘的空間,那是最傷痛的一步。

四月二日上午,我正在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門診。九點多第一通電話聽到太魯閣號出軌訊息,十點多,第二次接到電話時,他們告訴我還有大量傷患夾在裏面救不出來。我知道這是不容易處理的事故,弟兄們都在那裏;走出診間,我跟等待看診的病患說抱歉:「今天真的是失約了,我必須中斷門診,要趕到事故現場去!」

清水隧道中,消防特搜、救護隊展開搜救任務,身為救護大隊大隊長的吳坤佶醫師(穿白袍者)投入搶救傷患。(攝影/蔡哲文)

鼓舞傷者,救援到了

花蓮每個鄉鎮都有一個緊急救護隊,救護義消志工可以跳上救護車,陪伴警消把病患送醫,慈濟醫院許多醫護都是其中一員。我是花蓮縣義消總隊救護大隊大隊長,當天十一點抵達現場,沒有時間換下白袍,套上義消隊制服與裝備,消防局的弟兄帶著我爬過車頂再下來到地面、爬過六車、到七車最多傷患的地方,我們先把受傷的生還者標定,然後就分組,一組一組把傷者設法從變形的車廂裏移到鐵軌旁邊,等待轉送。

車廂空間,我們都走慣了,但是此刻變成如此難以通過。鐵軌是支離破碎的,火車擠壓扭曲,現場的往生者是撞擊瞬間死亡,我跟弟兄們說,請你相信,他們都是善良的,你們勇敢地把他帶回來,他會感謝你……

一位女士被拋出車體、遺體躺在地上,我用義消的衣服幫她蓋上。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生還者的救護。

有一位爸爸帶兩位小朋友,大女兒頭部撕裂傷,他手裏抱著的小朋友比較嚴重,我摸孩子的頸動脈,還有微弱跳動,我們把她挪到最前面,作為第一順位轉送,第二順位就是大女兒和他。

接下來是一位腰部受傷的小姐。接著在第七、八節車門夾縫間發現一位傷者陳先生,我爬進去把他拉出。等待轉送時,陳先生一直說很冷,因為他雙腳斷掉、失血,當時我身上已經沒有可以保暖的東西,只能給他我的白袍,鼓勵他:「加油,救援馬上就到了!」

最後一步,如此傷痛

在隧道中,傷者陸續轉運,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受驚嚇的小朋友,慌亂地抱著媽媽,看到醫師更怕。我請媽媽讓我抱他,「媽媽受傷,我們今天不打針,你不用擔心!」一歲多的小弟弟剛開始有點掙扎,後來就乖乖地倚在我身上,很勇敢,我跟媽媽說等你處理好,小貝比會跟你到醫院,不要擔心!看到孩子很平安,大家也就穩定了。

隧道裏面是昏暗的,很多特搜隊、消防局隊員帶著氧氣筒,有些救護員沒有氧氣筒,血腥味濃聚在密不通風的空間,我衝到外面大力吸一口新鮮空氣、喝一口水,再進去繼續把事情做完。

來自各地方的打火英雄、救難人員,他們盡了最大力量,不斷的在變形的車廂空間進進出出,他們像是天使,幾乎是沒有個人的感覺,只有以現場所有傷者、罹難者的感覺為感覺,幫忙把所有遺體送到新城車站、脫離那個令人難忘的空間,那是最傷痛的一步。

破損車廂旁,救難人員突破困難搜尋生還者;搜救尾聲,吳坤佶醫師幫一位受傷的母親抱著受驚嚇的孩子,陪伴等候轉運送醫。(圖1攝影/吳坤佶  圖2攝影/蔡哲文)

離開噩夢,關注他人

最初運出的重傷者與三具遺體,由列車運到第一時間成立的轉運中心崇德車站,但因月臺的階梯落差太大,轉運不便,指揮中心再把轉運中心移到新城車站。

第二批轉運大部份已是罹難者遺體,當我們接駁到新城車站,協助檢察官驗屍的過程中,我看到慈濟志工早已用最快的動作,以一個個藍色屏風圍出通道與臨時停靈區,讓往生者與家人重逢之前,可以有足夠的隱私空間。而且從白天一直到夜晚,一直到最後一位,我們為往生者最後尊嚴所做的,是讓我最動容的地方!

而現在,我試著把在隧道中看到的每個片段忘掉,所要擔心的是今天要開刀的病人,我希望能夠趕快回到正常的生活,還有其他好的事情、好的人,我想其他人也是這樣,帶著傷痛繼續過著平凡的日子,會比較好受。就像陳先生,在慈院手術後,身體狀況平穩,我覺得他會是最早離開噩夢的人,因為他已經開始會關注其他人,關心他的太太是不是太累了,也想要幫助其他人。

我身為一個醫師,所做的事情其實微不足道,因為,在這個島上的所有醫師都可以做得到,而且會做得比我更好。

【傷患家屬心聲】
只想對你們說,謝謝!

撰文‧雷宜達

東部幹線,一條最熟悉的回家之路。

四○八車次,一班最常搭的返鄉列車。

從沒想過會在這條返鄉路上遇到「生死交關」的火車之旅。

當天妻子帶著孩子回臺東老家,坐在第八車;失聯二個半小時後我終於接到一通老婆短暫的通話:「阿爸,我們坐的車出軌了,弟弟沒事,我的腳被壓在椅子下,我請旁邊的大哥先幫我看著弟弟,現在在等待救援,出去再打給你!」

事故時她受傷躺在地上,已經覺得有點沒氣力、想睡,是吳坤佶醫師一直握著她的手,鼓勵她為了小孩子,要撐下去。

在面臨生死交關的當下,感謝身邊曾幫助、協助、關心、加油的每一位,你們大家都是我的貴人,讓我們一家人再一次相聚,猶如生命再次獲得「重生」。

不論是失去親人的家屬或是傷者,現在才是最艱難的開始,希望我們都能一起走過這次的傷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