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工每天忙什麼?再一次認識慈濟

(攝影/黃筱哲)

「對的事,做就對了。」
「慈濟人不說『辛苦』,只說『幸福』。」
「千言萬語,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。」
與慈濟人對談,應答之間不離這三句話,
他們當志工沒有上下班時間,穿梭在街頭巷尾助人,
還要向對方說謝謝,行善作為令人費解!

與其聽人傳說這種種行徑,不如來聽聽他們如何說己所做。

「對的事,做就對了。」「慈濟人不說『辛苦』,只說『幸福』。」「千言萬語,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。」

與慈濟人對談,應答之間不離這三句話,他們當志工沒有上下班時間,穿梭在街頭巷尾助人,還要向對方說謝謝,行善作為令人費解!

與其聽人傳說這種種行徑,不如來聽聽他們如何說己所做。

時光倒回到五十五年前,那個民風淳樸的年代,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剛於花蓮成立。當時,一千兩百萬臺灣人口中,貧民比例超過百分之十,社會福利制度尚未完備,慈濟從家庭主婦每日捐出五毛買菜錢作為慈善基金、號召天下善士共行的模式,展開濟貧的腳步。

一步步走來,進入二○二一年,慈濟足跡,已遍布全臺、走入全球,除了濟貧的慈善志業,逐步完備了醫療志業、教育志業與人文志業,並致力推廣造血幹細胞捐贈、環保、國際賑災以及社區志工。

《天下》雜誌於二○○一年針對臺灣民眾做了一項「美感大調查」,在「臺灣最美的人」票選中,「證嚴法師」名列第一,第二名則是「慈濟人」。

隨著社會發展與世代更迭,距離這項調查二十年後,許多民眾對「慈濟」雖然耳聞,但不一定都很了解,不少人反而多了陌生、好奇;同時,在科技發達的時空背景下,許多的不解或疑問也隨著網路輾轉傳播—

現在社會福利資源那麼多,慈濟有什麼特別之處?

以「人字形」屋頂設計為特色的「靜思堂」,是廟嗎?

做環保,會不會影響以拾荒維生的艱苦人收入?

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,為何要向病人收費?……

看見身邊的小人物

帶著一個一個問題,我走進實務現場,採訪在各個領域深耕多年的志工,也在他們所做的事中尋找答案,聽他們娓娓道來身在其中的原因究竟為何?

在花蓮,向慈濟大學借用了空間,位在一棟教學大樓九樓的骨髓幹細胞中心,由教室改造的實驗室內,是一個個精密檢驗、鑑定跟冷藏血樣的儀器,工作人員安靜地忙碌著。中心同仁感嘆地分享,許多人不了解造血幹細胞捐贈流程,認為與捐血一樣簡單;然而,僅是購買一批檢驗血樣試劑要新臺幣兩千萬元起跳,二十幾年來僅僅是維繫資料庫設備運作,就已負擔沉重,但為讓每年數千例尋求配對的全球血液病患有一線生機,艱困下持續經營。

面對網路流傳的誤解,各地骨髓關懷小組志工依然盡心上街宣導,接獲配對成功後的尋人任務,分秒必爭地拜訪捐贈者。但流言的影響力極大,甚至讓民眾反悔捐贈意願,也減低病患治療的生機。令人遺憾的是,攸關救人大事,有多少人願意查證網路傳言?

在臺北市松山區街頭,小小的鐵門旁若不是擺放了幾個回收籃,門口整潔得讓我看不出是環保站。不到八點的早晨,門口已聚集了住在附近的叔叔、阿姨、阿公、阿嬤,負責開門的師姊抵達後,鐵門一開,大家自發地到各自負責的區域,將回收物倒出分類,當中還有許多分類費時費工、不受資源回收個體業者甚至廠商青睞的廢棄物,如塑膠袋或玻璃瓶;老人家們閒話家常、手腳俐落,一位阿嬤笑著跟我說,她認同慈濟環保的理念,加上做環保可以跟許多人互動,所以好喜歡來環保站做志工。

來到坐落於浮洲橋附近的新北市板橋靜思堂,長年深耕社區事務的在地志工說,靜思堂外表莊嚴,卻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建築。災難時,它可以當作避難中心,平日則有許多趣味、實用的生活課程,隨著人口結構變化,也陸續成為長照據點或推出樂齡學堂課程,錯過實在可惜!

在製作慈濟五十五周年主題報導的採訪過程中,我發現,回歸行善的初衷,這群分布在你我身邊的市井小民,想法其實很單純,多年來低頭默默地做,面對疑問,他們也想告訴大家:「阮有話要說!」

有志工分享,有「人」的地方難免有紛爭,但不管被誤解、被認同或被喜歡,他們相信,堅持愛人、助人的信念,以及相互感恩的心,社會才會更美好;單純的一念,對的事情,做就對了。

比起道聽途說或以訛傳訛的訊息,不如聽聽真正深入其中的志工說,再一次來認識「慈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