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組織優化—擴大長照、青年共善、發揮影響力

置身在充滿挑戰的新時代,五十五歲的慈濟,
加快了進化、優化的腳步─
發布永續報告書,加強與社會溝通;
因應人口老化擴大長照力度;
開創公益平臺,廣邀青年一起讓世界變好。

置身在充滿挑戰的新時代,五十五歲的慈濟,加快了進化、優化的腳步─發布永續報告書,加強與社會溝通;因應人口老化擴大長照力度;開創公益平臺,廣邀青年一起讓世界變好。

清晨四時許,靜思精舍常住僧眾如常展開早課,自一九六九年精舍落成至今,莊嚴的梵唄聲未曾間斷。全臺各鄉里、全球五大洲的慈濟人,也都秉持佛心師志,日復一日地運作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。

慈濟人發心如初,願行如常,但五十五載歲月流轉,當今世況已大不相同。且不說氣候變遷,災害極端化,在千禧年後愈發顯著。五十歲以上的慈濟人,更能體會數十年來,都市化、少子化、人口老化的巨變,以及年輕世代觀念想法的不同。

人類的科技能力、思想觀念有長足的進步,但面臨的危機也更加嚴峻。置身在充滿挑戰的新時代,五十五歲的慈濟,加快了進化、優化的腳步。

二○○八年緬甸風災、汶川震災震撼全球,慈濟街頭募款支援救助。民眾透過志工善行,將善心馳援全球,也發揮臺灣對社會與國際間愛的影響力。(攝影/李金鋒)

志工發揮社會影響力

「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,人們看見民間的力量,也看見慈濟的力量。」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說,在九二一之前,臺灣不是沒有巨型的天然災害,有震災也有風災,但是九二一大地震的規模,加上媒體傳播的方式,真正是撼動了全臺灣,人民普遍感同身受,也看到災變對於生活與環境的影響。

當地方政府公職人員也受災,甚至連生命都受到威脅,無法及時回應大型災害救援時,不同領域或宗旨的民間組織,紛紛嘗試努力去付出,其中包括當時成立已三十三年的慈濟,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志業已完備,迅速做出應變,集海內外之力投入急難救助與援建工程。

在漫長的災後復原過程中,馮燕與慈濟多所接觸,認識到慈濟對於災害、濟助、支援、重建早有全盤看法與長年累積,還有對環保的重視與實踐,「可以說慈濟在許多方面都是先行者,這個組織對於環境保護先知先覺,動員能力強,很珍惜資源,而且知道問題在哪、能夠解決問題。這些是在這次災難後,讓我們看到的。」

馮燕也觀察到,慈濟在當時發揮了宗教安定人心的力量,志工展現強烈的黏著力,把對組織的信任化成具體行動,「甘願做,歡喜受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社會連帶責任感」。馮燕後來兼任慈濟基金會董事,「我聽到上人講,志工團體要『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』,這多麼簡單的一句話,卻道盡了志願服務的精髓。」

馮燕描繪,人人有事做,就是每個人有參與感,覺得自己被需要,是有重要性的;事事有人做,才能達到目的,才有成就和成功。

「每個人就是量力而為,你做一點、我做一點,這麼多人一起做,感覺就很好。每個人是團體中的一個小螺絲,可是我們知道這個機器是往正向、往行善走。那種力量,我們叫做社會影響力。我覺得慈濟把社會影響力,發展到相當巨大的程度。」

九二一震災後,慈濟於當時的臺中分會設立前線指揮所調度物資與人力。迄今,慈濟仍精進於災難管理與防備災作為。(攝影/許榮輝)

為賑災而研發的「慈悲科技」產品,如太陽能路燈,快組簡易屋及摺疊式多功能福慧床,期望兼顧環保及賑災效益。

非營利組織與時俱進

馮燕歷任兒福聯盟董事長、聯合勸募常務理事,長年關注社會福利議題,回望二十二年前的九二一救災,對臺灣的非營利組織而言也是個轉捩點,民間組織的動員相對靈活,能夠及時遞補政府力猶未逮的空缺;但也面對了兩個議題:

不論該組織是否投入災害防治或災後重建,都警覺到必須對災害的發生有所準備,難以置身事外。再者是物資及善款的管理,如何讓受災者所需的物資準確、順暢的運往災區且有效使用,包括善款的勸募、統籌使用,若是沒有明確的制度與管理,都會對受災者造成災害之外的二次傷害。

日存五毛錢的「竹筒歲月」,代表著五十五年來「積小錢、行大善」的慈濟精神,順應大眾對宗教慈善團體資訊、財務透明的期待,慈濟基金會就組織治理、善款勸募與運用、志工培力與環保等面向進行查核,於二○一六年起發表《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永續報告書》,此後每兩年發表一次。

永續報告書的內容,須通過第三方公證機構的審核、簽證,方能公告周知;除了具有國際公信力,也以具體數據呈現慈濟實際執行的慈善效益。

慈濟基金會亦委託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(KPMG),以二○一八年板橋靜思堂為標的,進行「社會影響力SROI」的調查估算,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說明:「SROI算出來是一個阿拉伯數字,代表捐款人投入一塊錢的社會資源,能產生幾倍的經濟價值或社會影響力。可以用於自我檢視或彼此觀摩學習。」

精算結果顯示,SROI數值為八點五,也就是投入一塊錢,能產生相當於八塊多的社會影響力,「慈濟志工無償付出,若改以無償為指標計算,SROI值高達五十,相當於五十倍的社會影響力。」顏博文說。

除了發表永續報告書,呈報量化數據給社會檢視,慈濟近年來也努力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,並與海內外學術界加強交流。顏博文表示:「我們要推動『慈濟論述,全球認證』,不論是自己辦的慈濟論壇、學思會,還是聯合國的平臺,我們都要多邀外界人士一起互動。」

因應人口老化趨勢,慈濟近年來積極投入長照與預防失能。如彰化和美「記憶保養班」就是在大林慈濟醫院指導下於二○一七年開辦,結合醫療與社區資源照顧長輩。

高齡長照是當前挑戰

這兩年來,慈濟陸續與十八個縣市政府簽訂合作共善備忘錄,加強彼此在慈善關懷、防災教育、生態環保、公益人文方面的合作。「為什麼要簽這個約?因為政府機構有完整的資料,如果某些方面它們照顧不到,需要民間力量協助,我們就可以比較精準的對接。」顏博文執行長說明。

慈濟仍持續推動「慈悲科技」研發,打造出行動廚房、行動淨水設備、快組簡易屋、摺疊式隔屏等賑災設備;與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、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、內政部消防署、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等災防單位簽定合作協議,並於二○二○年通過消防署認證,成為臺灣第一個培訓「防災士」的民間機構。

除了防備災應變之外,更重要的是平時的防患未然。面對臺灣人口結構快速老化,有感於貧困家庭、孤老長者無力改善居家環境,往往被迫生活在簡陋不便,甚至不安全的住處,慈濟於二○二○年展開「安穩家園、美善社區」慈善專案。

志工修繕陋屋、改善浴廁照明、裝設扶手等作為,帶來的不只有舒適,還有可長可久的安全環境,對高齡族群有直接助益,有效防範意外跌傷,降低隨之而來的醫療、長期照護成本。「除了居家修繕,如果受助者有需要,慈濟也會展開居家關懷,或是素食供餐等項目。」顏博文補充。

對於年事已高但仍有自理能力的銀髮族,則需要一套能讓他們「病得少、老得慢、活得有尊嚴」的關懷策略。「慈濟善用靜思堂空間,以及新設的一些設施作為長者關懷據點,配合政府實施長照2.0的政策。但我認為價值更高的,是慈濟本身的創新照顧。」

顏博文表示,上人希望長者們能夠持續發揮良能,近年來更提出「壽量寶藏」的概念,期許長者們把五十年的歲數「存」起來,保持精神、心態的年輕,不要因為年紀而為自己設限。

許多長者在投入環保回收的過程中,身心健康改善,守護大地的使命也創造了生命的價值;許多高齡慈濟人仍持續投入慈善訪視工作。「所以慈濟的長照,是長照別人而不是被別人長照,他們沒有動用到社會資源,反而是對社會有所付出。」顏博文如是讚歎。

馮燕也高度肯定「壽量寶藏」概念:「把年歲當成寶藏存在別的地方,把自己視為減掉五十歲的人,讓心年輕起來保持健康。這非常符合聯合國推動的『成功老化』原則啊!」

慈濟自二○一七年展開青年公益實踐計畫甄選,提供資金獎助、業師指導與媒體曝光等支援,幫助脫穎而出的團隊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。(攝影/許耀明)

加強跨世代族群溝通

「慈濟的高齡化跟臺灣社會的高齡化一樣,我們希望老菩薩們都長命百歲,但還是要接引新血,讓善的生態愈來愈好。」對此,馮燕提出建言,與社會多加溝通、接引不同族群、發揮更好的專業職能、持續組織優化等等,都是可以更努力的目標。

馮燕以她四年前所參與推動的「Fun大視野,想向未來」青年創新推動計畫為例,那是加強社會溝通的嘗試,讓青年世代認識慈濟、知道慈濟願意共享所擁有的資源。「慈濟希望天下無災無難,歲歲月月平安,很多年輕人也是這樣想的啊!他們喜歡發揮創意,我們就提供資源,讓他們願意投入實作,就能做出更好的決策或計畫。」

三個子計畫中,有為期三天兩夜的「救將」營隊,慈濟安排災區情境模擬課程供學員們實作,用志工提供的賑災機具和物資開設臨時收容所。團隊會先安排幾堂災害防救課程,好比邀請學者專家講解氣候變遷,增進相關議題的初步了解。

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以「環保5R」為原則,研發賑災、備災、醫療、長照等公益領域所需用品,獲獎者除了獎金,也有機會獲得慈濟實業家志工的資助與指導,進一步改良原型作品甚至量產。青年公益實踐計畫,則是針對慈善、醫療、環保、青銀共創、地方創生等領域提出實踐計畫,通過甄選後,除了獲得獎金資助,也會安排業師輔導,協助發揮更大的正面影響力。

「青年公益領域每年都有兩百個以上的團隊報名參加。」顏博文表示,脫穎而出的團隊都有相當好的實績。例如二○二○年獲選的「CircuPlus奉茶行動」團隊,已在全臺各縣市連結了八千個以上的奉茶點,截至今年三月有超過十萬人透過他們的應用程式取得免費的飲水。使用者自備容器裝水,省下了六萬瓶以上的瓶裝水消耗。

「我們可以為青年世代做的,是在力所能及之處為他們鼓掌、給他們一點幫忙。」馮燕表示,未必每個年輕人都能藉由社會企業創業成功,但有些人會因知曉經營事業的困難,而成為好員工。

就算年輕人經驗不足,也可以讓他們自己面對問題、想辦法解決。好比「救將」營隊進行時,就曾發生負責餐食的學員,遲遲出不了餐的窘況,眼看上百名學員晚餐沒著落,在場的慈濟志工想進場救援,但馮燕卻極力勸阻:「不要幫他們全部都做好,要給他們學習的機會!」

青年世代的價值觀和上一代大不同,但同樣有造福人群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心願。菩薩行願,跨越世紀,在變化快速的時代,堅持實踐「淨化人心,祥和社會,天下無災難」的願景誠屬不易。而順應時代需求與社會期待,適時調整側重的面向,並改進自身的不足,也是難行能行。過去的足跡已載入歷史永久保存,未來的願行,則有賴當下的一步一腳印,與時俱進、更上一層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