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人沒有問題 「阿母」為慈青掛保證

慈青學長陳立芳(左起)、林彥廷與懿德媽媽陳廉忻時常相聚,彼此學習。

也許他們的想法,我們大人從來沒想過,但沒有一件事是不能嘗試的。— 陳廉忻

溝通時不只講事情,要找到更有溫度的方式。— 陳立芳

一個有肩膀、敢放手的大人,是我們最好的陪伴。— 林彥廷

也許他們的想法,我們大人從來沒想過,但沒有一件事是不能嘗試的。— 陳廉忻

溝通時不只講事情,要找到更有溫度的方式。— 陳立芳

一個有肩膀、敢放手的大人,是我們最好的陪伴。— 林彥廷

在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(以下簡稱慈青)的大小活動中,總有人一聲聲「阿母、阿母」的喊,這位陪伴慈青已十多年的慈濟志工陳廉忻,笑稱自己還沒踏入慈濟前是膽小又內向,在她眼裏「酷酷的」年輕人,一開始接觸起來還真有點陌生。

「跟我差了二、三十歲,他們又好會用手機、電腦跟網路,有時候真的很有距離感。」不過,陳廉忻沒放棄互動的機會,反而經常問:「這個軟體怎麼用,我不會……那個功能怎麼開?」換個相處方式,「請這些『前輩』教我、照顧我。」如此輕鬆、活潑的陪伴,陳廉忻融入了「孩子的心」,也讓自我獲得成長、學會勇敢。

而這樣心貼心的陪伴,更讓畢業五年的慈青學長陳立芳特別有感。她回憶起母親曾殷殷叮嚀,大學時要加入慈青社,認識慈濟並投入志工服務。有次被同學邀約參加社團課程,她心裏滿是好奇,進去後卻是一片尷尬,「教室裏頭二、三十位師姑、師伯,不認識的人面對著我,超級手足無措!」之後,她也不常與志工互動。

直到有次參與社區佛誕日浴佛活動,那時碰到還不大熟識的陳廉忻問她:「今年母親節怎麼過?」陳立芳面對母親癌逝,情緒湧上心頭,淚水奪眶而出。「如果可以的話,你就把我當成媽媽,以後每年的母親節,我陪你一起過。」沒有太多的肢體互動,陳廉忻短短的一句話,溫暖了她的心。如今「阿母」已成了她心靈的後盾。

從事補教工作的陳廉忻,很有孩子緣。她真誠地分享,過去所帶的社區慈少班課程中,介紹慈濟的慈善往往是用靜態說故事的方式,但時代不同,也要有所改變,「所謂的『見苦知福』,如果透過陪伴慈青、慈少實際參與訪視,會有更深刻的感受。」

曾跟著她去訪視的林彥廷說,到過蟑鼠亂竄、非常髒亂的環境,當下發覺自己住的地方與之對比,真的幸福很多,「那樣的苦無法想像,有的人可能是心生病了、迷惘了。」他們協助清掃房子,也跟著志工陪伴案家,思考如何讓對方把生活過得好。

陳廉忻在帶領慈青活動中,擔任孩子們、社區志工、基金會社工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,「只要年輕人願意一起做且有所體會,其實並不會麻煩,而且要全力支持。」

林彥廷大學畢業近八年,如今是忙碌的軟體工程師,工作之餘和陳廉忻一樣成為陪伴的角色,帶領新北市新泰地區的慈青學弟妹,他也嘗試著做些改變。

「社區慈少班由慈青擔任小隊輔,以往週末一早,小朋友就要起床準備上課,有時隊輔自己都昏昏欲睡。」他與慈青們考慮到小朋友假日沒睡飽來上課,即便內容再有趣也會昏沉,因而向陳廉忻提議,將課程從週末上午改成下午。

過程中經歷多次討論、溝通,但透過理解世代間的需求而非「要求」後,上課時間不再是問題,「重點是慈青們也很願意設計好玩又有趣的教案,吸引現在的小孩。」陳廉忻真誠地說。

一起做一件有趣的好事

時代不同、世代也有差異,林彥廷提到,以前北部大學慈青社有過一、兩百位社員的盛況,隨著娛樂變多及社群網路興起,在社團能夠得到的快樂,取代性也隨之提高了。

「真的需要年輕人一起來創造改變。」陳廉忻說,以往和學生分享好吃的食物、聊聊生活上的大小事,就能有好的互動,如今,一起做一件好玩又特別的事,也許才是最適合的陪伴。

兩個年輕人與「阿母」,經歷許多勇敢的嘗試。林彥廷分享,自己在大學時期曾和社團夥伴一同辦過世界熄燈日活動,推廣環保節電的理念,「我們拿著大聲公,請大家與全球同步熄燈一小時,回想起來是挺有勇氣的一件事。」陪伴他們完成活動的陳廉忻說:「我學到後,也把這樣的趨勢和知識帶到社區分享、延伸,時時刻刻都要記得關燈節電。」跟年輕人的互動,就是一種「教學相長」。

◇ 慈青YouTube ─ 連結
◇ 慈青臉書 ─ 連結


 

年輕人有喜歡動手做的特性,在今年初,一群慈青學長和學弟妹共同討論,籌畫辦一場「阿爸、阿母的尾牙饗宴」,從餐點準備、場地布置到活動串場,看不到平常志工忙進忙出的身影,「為了感謝一年來為了我們點滴付出的慈誠懿德爸爸媽媽,當天他們是客人,什麼都不用做,唯一要做的就是開心來參加。」陳立芳說,如此一來既可以突破彼此相敬如賓的印象,也讓年輕人體會志工彼此就像家人一般。

陳廉忻陪伴這群「大孩子」,內心也有種種感動,自己過去忙事業、忙家庭,沒有想過和年輕人一起用創意、活潑的方式推廣環保和蔬食,「也許他們天馬行空的想法,我們這些大人從來沒想過;但沒有一件事是不能嘗試的,就像是慈青用大富翁、賓果遊戲,讓人用有趣的方式來認識慈濟,我想有一天,我也可以來試試看!」

十多年來,陳廉忻陪伴海內外慈青成長;如何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彼此,是世代間學習的課題。(攝影/詹進德)

慈濟確實需要活水注入

為了讓年輕一代可以跳脫傳統靜態方式來認識慈濟,林彥廷與慈青夥伴企畫屬於國、高中生的職涯體驗營,邀請各行各業的學長姊,帶著工作用具向學員分享職場經驗,有護理師、軍人、食品技師等等,透過交流幫孩子找到有興趣的職業,「看見需求,讓目標茫茫的學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也讓慈濟更接近年輕人一步。」

陳廉忻也分享自己的經驗,「以前大多請志工來分享慈濟醫療或是造血幹細胞捐贈,但也看得出臺下的反應,大家聽到專業、生硬的知識,不是打瞌睡就是恍神。」她看到慈青接棒慈少課程規畫後,將動態活動融入,內容也變得豐富有趣。林彥廷舉例說,為了體現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配對的困難,在現場準備兩份日曆,三百六十五天全撕下各成一堆,計時看多久能夠找到相同的日期,「想傳達的其實很簡單,就是要讓大家知道要找到同一天,要花的時間就不少,何況是幾萬分之一的造血幹細胞配對機率。」林彥廷說。

看到年輕一輩在慈濟的努力與創新,陳廉忻若有所感地說,現在無論是難以找人一起參與志工,或是碰到別人不理解什麼是「做慈濟」,常是因為「只是單純想要做好事,為什麼要了解慈濟那麼多」的距離感。因此,創造更多具生活感、有意義的方式推廣有關慈濟的理念,「我想我都會是默默支持的角色」,有了年輕人的加入,也才能為慈濟注入一股活水。

陳廉忻的鼓勵與相挺,也讓林彥廷感性地說:「在我們想著怎麼做可以更好的時候,最重要的是,『阿母』願意讓好的影響一直延續下去,她只要確保我們的活動沒有離開慈濟的人文精神,而且活潑、有趣,即使遇到其他志工的關切,她也會信任我們。」

「一個有肩膀、敢放手的大人,是我們最好的陪伴。」林彥廷說。

陳立芳回想,遇見陳廉忻之後,漸漸對長輩關懷的印象改觀,一開始可能不太適應彼此的溫度,然而一次次的關心讓她不再認為是虛假、難以接觸的高牆,推倒後相互擁抱,她發現這是一分真摯的愛。四年前父親手術,花了一整天時間,好在有陳廉忻陪伴,讓她和姊姊安心,有個肩膀可以依靠。「『阿母』跟師姑師伯把曾經將他們拒於門外的我,愛回慈濟,不只是內心感動,也讓我想要和他們一起更加投入慈濟。」

而看在陳廉忻眼中,陳立芳和林彥廷也漸漸學會以年輕人的方式陪伴大學生,像是宵夜聚餐聊天、不時地電話問候,「他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去關懷年紀相近的另一群年輕人,我發現這也是『傳承』。」林彥廷則說:「我們要讓學弟學妹覺得,並不是有活動才找他們,而是一分真心誠意的關心,這也是從『阿母』身上看到的、值得學習的地方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