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診室的流動服務臺

四月二日下午,慈濟志工獲得許可,進入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室,協助傷患所需、安撫驚慌。(攝影/鄭啟聰)

傷患遺失了鞋子,家屬手機沒電聯繫不上親友,
突然喪親的人茫然恐懼哭不出來……
志工話不多說,趕緊補充需要,同理心的第一步是用心和貼心。

傷患遺失了鞋子,家屬手機沒電聯繫不上親友,突然喪親的人茫然恐懼哭不出來……志工話不多說,趕緊補充需要,同理心的第一步是用心和貼心。

平常時,我都跟別人說,現在天天有聞法,內心平靜,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輕安自在。沒想到經歷了四月二日太魯閣列車出軌事故關懷後,我才知道自己說了大話,那一天在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室現場,有好幾次精舍常住師父問我:「還好吧?」

醫院是搶救生命的第一現場,啟動大量傷患機制,志工們不敢進入,心情焦急地在急診室外等候,同時協助管制交通、引導出入口車流,不要影響救護車的進出。等到急診室的患者都處理好了,我們才問:「現在可以進去膚慰了嗎?」

現場場面讓人感受悲戚和不捨,一位女孩在翻覆的車廂裏破窗,但是力量不夠,沒有辦法從窗戶爬出來,外面的人將皮箱堆疊,讓她爬到車外;她的手背跟指頭都包紮起來了,其他陸續逃出的人,手同樣也被割傷,但是能活著出來已經是很幸運的事。

醫療志工有兩個默契,第一,尊重醫護人員,不打擾醫療行為;第二就是用溫暖、同理的心來關懷傷者和家屬。

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孩,姊姊往生了,我問她:「有沒有吃飯?」她說:「還沒吃。」旁邊的師姊就端了一碗精舍常住師父做的乾麵,我看到她拿著碗筷的手在顫抖、嘴唇也在抖動,直說:「好香、好香……我也吃素很久了。」但是,她吃不下,因為她很悲痛與驚恐。我們拍拍她的肩膀,給她一個擁抱、送上一杯溫水,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是多餘的;如果她想說,我們就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。

當志工要眼明、腳快而且耳朵很利,看到坐在輪椅上的先生光著腳丫子,目測身高大概一百八十幾公分,我們就去買了最大號的藍白拖鞋給他,他訝異地說:「你們竟然發現我沒有鞋子可以穿!」

一位阿嬤的女兒和孫女都往生了,看著她在急診室坐著沒有大哭,其實才是真正的心痛,她不斷地翻找東西,是因為藏著恐懼與不安;我們覺得應該要給她一個獨立的空間,於是陪伴她去慈院三樓的閱讀空間靜一靜。

她想聯絡被送到其他醫院的先生和兒子時,卻發現手機沒有電,我們趕緊去找適合的充電器。很感恩訪視的志工和醫院各行政窗口架起平臺,聯繫到她的親人,當她的兒子來到慈院,穿上志工為他購買的乾淨衣服,很體面地與媽媽重逢,看到他們安心的表情,我們也就放心了。

什麼是同理心?就是試想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,會有什麼樣的心情;如何去了解他們的苦?有時就默默觀察,安慰他們:「難過的話,其實可以哭出來沒關係。」有人想哭,我們就遞上面紙關心;有時詢問要不要喝水、會不會餓?要做的不多,就是一種貼心的陪伴、溫暖的扶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