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家訪視 直到心門打開

每一位慈濟關懷的弱勢人家,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,也有個在日常生活中噓寒問暖的身影,長年默默相伴……

多年前的一個冬天,臺中慈濟志工李張貴珠來到大雅愛生診所收善款,候診中的一位女士忍不住抱住她哭訴:「師姊,我沒有被子蓋,都感冒了!」

朱女士與先生以資源回收維生,二○○七年先生因病長期臥床,生活陷入困境,經社會局提報給慈濟補助生活迄今。在診所的那一天,她巧遇穿著慈濟制服的志工,提到先生因為尿失禁,被褥經常是溼的;李張貴珠聞言心生不忍,趕緊到市場採買棉被和毯子送到她家。

愛生診所的院長林清棠醫師從志工口中得知,社會暗角竟還有冬天沒有棉被蓋的貧困家庭,從此在每年歲末捐款給慈濟採購冬令發放物資。

朱女士的先生於二○一○年往生,她獨居生活;雖然也有兒女及親戚,但幾乎沒有往來,只有慈濟志工持續陪伴讓她不孤單。訪視志工張素真鼓勵她有空就到環保站做環保,不要一個人待在家裏。

十年來,她每週有四天會在環保站,「在環保站賺最多的是智慧、愛和溫暖,能做是福,愈做愈歡喜。很感恩師兄、師姊對我的照顧,慈濟就像我的娘家。」

因為新冠肺炎疫情,慈濟為照顧戶舉辦的歲末圍爐已暫停兩年;然而,即使在防疫期間,慈善腳步未曾停歇,中區冬令發放於元月十六日同步啟動,其中大雅慈濟志工逐戶送去物資,包括珍菇酸菜鍋、五穀粉、五穀餅乾、福慧珍粥,及可就近去連鎖超市採購的慈善物資卡。

張素真陪伴朱女士已有八年,她帶來一件全新的鋪棉背心和自己做的蘿蔔糕,再次叮嚀:「寒流來襲,要穿保暖一點,老人家不要感冒了。」而最讓朱女士驚喜的是,滿屋的志工中,有久違的李張貴珠,她不禁上前擁抱……

志工林店霜(右)每年會親寫春聯送給案家張貼,家訪離去前,關懷戶霍女士(左)緊緊抱住她,內心激動溢於言表。

走出病苦,來環保站紓壓

同樣在環保站感受到人間溫情的,還有一九九一年出生的許先生。成長過程中,經歷父親的家暴陰影及種種壓力,導致他罹患思覺失調症,加上未依醫囑正常服藥,產生幻聽甚至自殘。由於病情反反覆覆,讓他非常痛苦,還曾怪罪媽媽:「你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,讓我受這種苦?」媽媽無奈地回答兒子:「也許是上輩子沒有修好,這輩子才來受苦。」

二○一八年許先生病情嚴重入院,媽媽在支付房租與生活費後,已無力負擔他的醫療費,經轉介給慈濟幫助。一年後他病情好轉,陪伴他的慈濟志工林建志鼓勵他找一份工作來養活自己,有空也可以到慈濟環保站做環保,伸出雙手幫助別人。

許先生應徵到醫院的清潔工,他很認真不敢偷懶,深怕被嫌動作慢而失去得來不易的工作。他不好意思拒絕志工的環保邀約,手中整理著回收物,心裏卻嘀咕抱怨:「說什麼做環保對我有幫助,根本就是做無錢工。」但經過一段時日,漸漸與大家熟稔,也獲得環保志工們的肯定與鼓勵,讓他變得更有自信。

一年多來,每週六都能見到他在環保站忙進忙出的身影:「做環保已變成一種習慣。」林建志附和說:「他冬天以來很難得,都沒有請假喔!」不僅如此,有了工作收入後,許先生開始捐善款助人,「這一路走來,所有的痛苦、折磨跟打擊,讓我成長很多。所以,我相信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」

對於許先生的改變,林建志甚感欣慰:「一切都是緣分,我只是提供一個管道,讓他走出來,讓他在付出當中接觸更多的善知識,有一個良善的地方可以紓壓,對他來說也是好事。」

親情接力,兩岸都有家人

「漂亮師姊!拿這麼多東西來!」霍女士用特有的廣東腔興奮地高喊著。長期陪伴她的志工林店霜帶來歲末祝福禮,還交給霍女士護持慈濟購捐新冠疫苗的收據,志工葉文安讚許她:「您是菩薩!」霍女士露出靦腆的笑容。

五十三歲的霍女士,十八歲從中國大陸嫁來臺灣,沒有生育兒女,十二年前先生往生後便獨居。她在大陸的親人委請熟識的慈濟志工多關照她,自此成為大雅慈濟志工長期家訪的對象,也和臺灣這塊土地結下更深的緣。

志工們與霍女士雖然經常雞同鴨講,無法精準地猜懂她的語意,但互動熱絡,笑聲不斷。霍女士樂於布施,但志工會提醒她,自己也要留一點;霍女士則堅持她的愛心,讓志工更疼惜她。

志工們貼好春聯後,照往例與霍女士在家門口開心合影,還幫她拍一張獨照,再利用社群媒體傳給她在大陸的兄嫂們報平安。志工準備辭行時,她緊緊抱著林店霜,激動溢於言表。

每一位慈濟關懷的個案,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,而疫情更使這些苦難人的處境雪上加霜。慈濟志工把祝福送到案家,傳遞的不只是年節溫飽的照顧,更希望成為他們背後安定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