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賑災的難與不難

鄭秋娣(右)從荷蘭來到波蘭奧坡雷市參與發放,為烏克蘭鄉親送上購物卡。(攝影/呂佩玲)

最初波蘭沒有慈濟人,要去發放,是相當困難的,
抱持「慈濟人應該做慈濟事」,哪裏有需要,做就對了,
歐洲慈濟志工會一起合作,不讓上人擔心!

最初波蘭沒有慈濟人,要去發放,是相當困難的,抱持「慈濟人應該做慈濟事」,哪裏有需要,做就對了,歐洲慈濟志工會一起合作,不讓上人擔心!

我是在二○一二年第一次參與慈濟國際賑災,為八月遭受大地震的義大利災區辦募款音樂會。在歐洲打拚、生活了三十八年,對於任何一個要開疆闢土的地方,我不會覺得有什麼害怕,愈困難愈要去克服;只要得知歐洲發生災難或難民需要援助,抱持「慈濟人應該做慈濟事」,哪裏有需要,做就對了,歐洲慈濟志工都會一起合作。

俄烏戰爭爆發時,在波蘭沒有慈濟人、慈濟據點,要去發放援助,是相當困難的。德國陳樹微師姊三月底到盧布林,我在四月一日抵達,到七月時一共去了五趟。最記得五月在明愛會的發放現場,我承擔音控、場控,從進場的等候、中間的祈禱、到結束的祝福,每一段音樂、影片,如出錯就會影響整場活動,除了要熟悉電腦和設備操作,也需要全神貫注,臨場應變。以往我會在旁邊空間獨立作業,但因為明愛會場地的關係,那段期間只能在臺上操作。當我從臺上看下去的時候,那一幕真的令我很震撼!

我清楚看到每一個人臉上的表情,忍不住起雞皮疙瘩。因為全部都是老弱婦孺,年輕媽媽帶著小孩居多,很少有男人或是年輕男孩。她們進場的時候,眼神空洞,看起來心情很沉重。我也是母親,很不捨,想到如果今天我的女兒需要像這樣帶著小寶寶逃難,會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!

盧布林發放看似很順利,其實過程中,樹微師姊和留學生代表Joy就像常不輕菩薩,忍辱負重,很令人敬佩,於是我們就做後盾,隨時補位。儘管和烏克蘭鄉親語言不通,無法直接交流,但透過明愛會和烏克蘭以工代賑志工的協助,加上臺灣留學生的熱心投入,我們一場一場地圓滿,盡力不讓上人擔心。看到他們領到物資後的笑容,有時會來跟我們擁抱,所有的辛苦就都拋諸腦後。

經歷過義大利二次地震、德國水患、波士尼亞水患、塞爾維亞境內中東難民和烏克蘭難民的國際援助,我深刻體會到「第一步的重要」。「萬事起頭難」,慈濟雖然援助過一百多個國家地區,但在歐洲,絕大多數的人並不認識我們;加上慈濟是佛教團體,和他們主要的信仰不同,合作組織會擔心,是不是要來傳教?一開始接洽,往往會被拒於門外。若能邁出第一步,有了突破點,善的漣漪就能擴散。

因此,如果能夠找到當地政府或是難民委員會的溝通管道,建立信任,後續的發放作業就會比較容易。賑災需要採購物資,能有菩薩從地涌出,與當地商家建立合作模式,之後就能比照辦理。

遇到與合作夥伴的磨合和事相的挑戰時,我會拿出皮夾中上人的法照,看著上人,觀想:「如果是上人,遇到這樣的境界,他會如何做?」想到上人的「十在心路」:「在變數中考驗智慧;在艱難中激發韌力;在繁瑣中學習耐性……」難與不難,就在一念之間。

國際賑災常需要因地制宜,以二○二一年德國遇到百年水患為例,重災區的水電、瓦斯管路俱遭毀壞,居民無法煮食三餐,看到大家只能啃著冷冷的麵包,當下我們決定租用行動餐車開到災區煮熱食供餐;當看到民眾領到熱食時的那種喜悅,我們知道,做對了!

每次發放需要動員許多人,志工合心接力,用有限的人力,去達成最大效益。「要克服難,不要被難克服。」感恩和我們一起走過的十二國菩薩家人,一起在海外做上人要做的事,拔苦予樂,再難的事,有心就不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