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拚事業,來賺歡喜

他們平日各有事業,各有志工勤務,
如今默契成軍,齊聚震災區效力;
今天不談進帳,只賺歡喜。

他們平日各有事業,各有志工勤務,如今默契成軍,齊聚震災區效力;今天不談進帳,只賺歡喜。

花東縱谷上,大自然景色秀麗、蔚藍海岸線一望無際,遊客流連忘返;八、九月間,花蓮玉里熱門的「赤柯山金針花季」,更吸引大批觀光客取景。來到玉里遠離喧囂,生活步調也慢了下來。

然而,一場地震讓悠閒鄉間生活走調。芮氏規模六點八的○九一八池上地震,雖未釀成重大傷亡,卻讓距離震央三、四十公里的花蓮玉里鎮與緊鄰池上的富里鄉,民宅受災嚴重;志工家訪,發現許多房屋老舊,加上餘震不斷,鄉親其實是在憂懼中過日。

多位里長也陸續接到里民反應,房子龜裂、圍牆倒塌、水溝堵塞、漏水、水塔掉落,狀況不一的損毀漸漸浮現。根據花蓮縣府十一月一日統計,在密集強震後,全縣通報危險建築物總件數為六百六十件,經評估後有八十一件重災戶張貼紅單、一百零五件中災戶張貼黃單,四百八十六件為輕微受損。

紅單的判定,為建築物主結構,如柱、梁、外牆、樓板、基礎掏空或出現損壞,又或建物傾斜達一定程度;黃單則是建築物室內隔間或天花板等非主要結構損壞,或鄰近建物傾斜達一定程度以上;至於輕損戶,雖然房屋牆面或地面有裂縫,但無傷結構。

地震過後,玉里鎮通報危險建築的家戶即超過三百戶,居民要找人修繕,等待多日但還是等不到。泰昌里里長李家樑走訪里內每一戶後,發現有些老人家根本不知道去哪裏找師傅,即使有錢請人,也面對缺工問題。

玉里鎮人口兩萬多,營建、水電等專業師傅數量有限,災後一時連材料都欠缺。房子裂痕、漏水,秋末時有颱風來襲,鄉親的擔憂可想而知。慈濟號召全臺專業志工前來花東,十月一日展開修繕工程。

「還好有慈濟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的幫忙!」李家樑里長說:「尤其許多慈濟師兄師姊本身就是師傅,從各地過來的專業工班團隊,連材料採買都是慈濟自己來,一點都沒有增加我們的負擔。」

笑著流淚,長輩安心

十月一日起,修繕重點以輕、中損戶為主,共動員北、中、南區志工逾兩千六百人次。十月下旬,由中區慈濟志工組成的修繕團隊再次前來花蓮,張富進叮嚀眾人,此次修繕屬於「紅單」重損戶,有伸縮縫位移或結構問題的修繕具危險性,將由慈濟基金會營建處負責,牆壁、地磚裂縫等修繕,才由志工承擔。他強調:「一定要戴安全帽,注意安全,看清楚再行動。」

「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來,一直想要流眼淚;本來很擔心不能住了,很感謝慈濟師兄師姊,讓我可以繼續住下去!」七十歲的屋主張女士,獨居在往赤科山路旁的一個小山坡上;強震使得她的住屋傾斜向一邊,背山的牆角與地面接連的水泥也有多處裂口。十月中旬,颱風環流帶來豐沛的雨水,屋裏就出現一漥積水。

受損嚴重的住屋被鑑定為「紅單」,張女士哽咽地說:「很恐慌,地震當時想要奪門而出,搖了幾次決定跑出來。」屋旁倉庫緊臨溪流,圍牆斷裂一半,一塊搖搖欲墜的大水泥塊懸在約三米高的溪溝旁,看了膽顫心驚。

七十五歲的資深泥作師傅林金讚,為玉里鎮一戶屋損戶龜裂的前廊重鋪水泥、仔細抹平。(攝影/張麗雲)

慈濟志工先修復圍牆和填補裂縫,房屋結構補強後續交給慈濟基金會營建處專業工班進行。斷裂的圍牆水泥塊,部分掉落溪底,志工甘清文擔心堵住水流,拿來梯子爬下溪底,由志工在上面接應,用繩子將磚塊一塊塊吊上來。

女眾也不讓鬚眉,林文秀和楊麗華推來單輪手推車,疊上碎磚塊,再推到大門口置放等待清運;還將倉庫裏的廢棄木頭一一搬出,堆疊好讓屋主燒柴煮飯用。林文秀說:「我是庄腳囡仔,看到屋主有座大灶,就知道她有燒柴,留這些起來有用處的。」

另一組人馬敲開屋內裂開和隆起的地磚,並將斷裂的長廊打掉,再打底鋪上水泥。

張女士的孩子都成家在外地生活,東豐里代理里長俞玉華感謝慈濟人在張女士無助的時候,伸出溫暖援手,讓長者在驚恐中能夠安定,「看到師兄師姊挽起衣袖,親力親為地做泥工、清理環境,揮汗如雨,真的很感動,也替我們的居民感恩!」

張女士走了過來,見地面恢復平整、圍牆完工,前院雜草也已修除,還有一張被藤蔓遮蔽的石椅重現眼前,她忍著淚水,感動與感激深藏心窩,久久說不出話來。

修繕工作接近尾聲,營建處人員轉往屋後勘查,在牆面與地表有裂縫的地方,除了將注入軟性發泡劑,也評估是否施作一條引水道,讓雨水不因地面高低落差而滲入屋內。

修繕團隊分工合作,師兄們進行機具操作、泥作、水電等工作,師姊們搬運敲除的壁磚、清運廢棄物。(攝影/李弘文)

頭家出馬,主動加班

十月二十五日下午,一組志工來到位於玉里鎮國武里的曾女士家。「地震讓你受驚了!」面對志工的關心,曾女士說,花蓮地震頻繁,她早已習以為常,豈知九月十八日那天搖晃愈來愈厲害,她站也站不住,更可怕的是傳來房子扯裂的聲響,家具、擺飾、玻璃……倒的倒、破的破,她嚇得哭了。

才剛上火車離開花蓮的兒女,聯繫家中並立即折返,看到屋子滿目瘡痍,也嚇到了,只能先合力將物品歸位。隔天兒子趕回臺北上班,女兒留下,二姊也過來陪伴。雖然有家人相伴,但住家嚴重龜裂,震後玉里鎮上房子普遍受損,找不到師傅修繕,曾女士的心始終憂慮難安。

曾女士哽咽地說:「感恩慈濟人來幫助,心慌的情緒終於可以安定下來了。」牆面磁磚有的龜裂或破碎,幾位志工輪流打除,一旁有人拿著照明燈補足光線。體格勇壯的邱銘文戴著護目鏡、緊握電動鎚,與堅硬的花崗石牆面奮戰,一陣陣粉塵迎面噴來,他整個身上彷彿被撒了麵粉一般。

從事模具事業的邱銘文,是第二次來修繕,他說:「需要人手就來了,六十五歲了,還要拚什麼事業,現在是拚慈濟而已!」不僅自己來,他還邀了十多位曾參與菲律賓海燕風災援助的夥伴一起投入。

泥作師傅吳金定放下事業,第二次帶著兒子吳博皓來到玉里。有四十六年專業資歷的他,只要是大面積的打底、貼大塊磁磚的工作,非他莫屬,背部上衣經常是一片汗漬。

曾女士的二姊看著吳金定施作,讚歎地說:「一看動作,就知道是大師傅。做得好細心,即使是請人來做,可能也沒辦法做得這麼密合,真的很厲害。」互動中她得知有多位志工是公司或工廠的老闆,感到驚訝,「他們都是頭家,願意做慈濟,很難得。」

在分工合作下,歷經三天,志工修繕完工,伸縮縫位移及深長裂縫的修繕,則由營建處接手後續施作。曾女士看到多處受損已恢復原狀,感動落淚,擁抱志工道感謝。志工知道她是慈濟的長期會員,邀請她:「歡迎加入我們的隊伍,等你喔!」

玉里鎮上,震後一個多月,許多建築仍在趕工搶修。慈濟基金會與玉里鎮當地建材行洽談配合,修繕所需材料可在配合的商家領取。志工開車繞過半個臺灣前來,合力投入修繕,「地圖上看,臺中與花蓮直線很近,但實際路程卻是最遠。」志工洪武正分享,修繕志工僅中區即有近兩百人,車程累積的里程數,已超過三萬七千公里。

志工一直希望讓鄉親能夠在過年前有個完好如初的房子安身,以充足人力加快施工速度;全臺專業志工輪番前來,一早從玉里靜思堂出發,傍晚五點多收工,有的甚至加班,就靠著微弱的光線來為細節處收尾,隔天好繼續修繕新的一戶。受災戶李先生災後至靜思堂協助為修繕志工供餐,當聽到許多人開六、七小時車趕來,無償付出,他感恩地說:「只有慈濟志工才會這樣!」

十一月中旬統計,慈濟完成一百六十三戶修繕。十一月初舉辦的玉里祈福會中,居民共聚,多位里長也特來致謝。互助的力量,有愛的支撐,幫助鄉親從震災陰霾中走出來,家園恢復也就近在眼前。

臺中志工團隊十月下旬再次進駐玉里,協助重災戶修繕,幫助居民重獲安全的家。(攝影/張麗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