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韌性的所在

社論
社論

暮秋之際,○九一八池上地震已過月餘,結束了急難援助及慈善訪視,慈濟基金會召集全臺相關專業人士組成志工團隊修繕民宅,並且認養修繕四所學校;十一月中旬已竣工一百六十餘戶,在全臺工程缺人手之際,為災區民眾解燃眉之急。

災區位於斷層交會、地震頻繁的農業鄉鎮,暴露出值得警惕的課題。一九八○年代以來,臺灣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浪潮下經濟轉型,農村人口外移,傳統產業式微,公共建設落後,擴大了城鄉差距,農村的人際網絡益顯薄弱。

勞動人口不足,農產為因應商品化的消費潮流,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,作物類別集中;又為了發展觀光,過度消耗自然環境。休耕的田地增加,務農者高齡化且人數漸少,也造成國家糧食自給不足的隱憂。這些因素讓作為都市屏障的農村在面對災害時更為脆弱,也是許多國家發展經濟時的困境。

天災頻繁和人口老化,都是城鄉共同面對的問題。此時需盡速培養社區韌性(resilience),以適應各種衝擊,災後能迅速復原。韌性建立在居民互動的緊密連結,互信協力的「共生」共識,以締結全面的社會安全網絡,讓最弱勢的底層居民受到關照。不只是防災,包括長照等社區議題,「韌性」更是促成社區永續發展的一大關鍵。

位於這次震央的臺東池上,是值得借鏡的範例。池上同樣面臨人口結構失衡的困境,又因應一九九○年代臺灣加入WTO,開放農產品進口的衝擊,部分農戶轉型為有機稻作,爭取「池上米」認證,以品質而非產量的目標,提高種稻所得,提升鄉民的榮譽感。

池上鄉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,曾多次抵擋外來的經濟開發,守護良好的自然環境,更帶動觀光,宛若資本社會裏的烏托邦。農民對土地的熱愛使之堅信,土地是向下一代借來使用的,萬不可耗盡土地的資源和能量。

本期特別報導持續追蹤池上地震以來的慈濟慈善行動;此外,慈濟志工平日即在所居住的社區投入慈善關懷,慈濟基金會繼防災士培訓,今年度進一步展開關懷士的培訓認證。

助人工作、災害救助等基礎專業訓練,不僅讓慈濟志工在關懷服務上更深入落實,也為社區韌性注入支持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