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21《農九月‧二十六》
【靜思小語】記得發心的因緣,放棄過去的煩惱,還要珍惜現在,延續好緣到未來。
此生價值寫在歷史中
高雄區環保團隊與上人分享,高雄靜思堂環保站的志工們懷念今年八月因病往生的吳水木師兄,同修吳黃麗玉師姊感恩法親一路陪伴與照顧,發願繼續精進做慈濟,直到最後一口氣。上人說,吳師兄平時的精進付出,與許多人結了好緣,讓很多人思念他,他的身影還活在大家的心中,這就是他此生的價值,值得讓人家追思、讚歎;更有價值的是他做出典範,可以帶動人,告訴大家這條路的方向是對的。
「昨天從花蓮到臺東,看著沿途的景象,農田開闊,已經結實纍纍,快要可以收割了,只要四大調和、風調雨順,就能大豐收;再經過碾米、包裝、販賣,就可以讓許多家庭飄出米飯香。」
上人說,人們能夠安然生活,衣食無缺,都要感恩許多人的心力付出而成就。大地農夫辛勤耕種,日日辛勞,最大的回報就是看到農作物豐收;人間菩薩則是耕耘心靈福田的農夫,從師父這裏傳承的慈濟種子就像稻穀,可以長出一把秧苗,之後分株插秧,又可以培育出許多稻穀,每一顆都很飽滿,由菩薩農夫持續耕耘照顧,再從「一」生無量,不斷拓展。
昨天在臺東看到一群資深慈濟人,感慨很深,彼此相識時都正值壯年,他們現在頭髮白了、背駝了,像黃玉女師姊坐著輪椅來相見。「我離家到臺東時,還沒有出家,先暫住臺東佛教蓮社,黃老師他們是蓮友,就這樣認識。當時修道法師在蓮社講經,廣播電臺也要我去講經,我就用說故事的方式講《阿彌陀經》。回想起來,當時在廣播電臺講故事的經驗,是為我自己鋪路;大家聽著故事,在腦海中有一幅一幅圖像,從而認識佛法,也認識講佛法故事的『靜思』,這是當時我給自己取的名字。」
「過了一段時間,我在花蓮出家了,之後北上受戒,再回花蓮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。黃老師他們在臺東知道花蓮有這個功德會在做救濟,所以在得知有一個住在墓地的失明老人以後,就通報給功德會,我們再次見面。」
上人說,接案後帶老人去看醫師,希望將他眼睛醫好。醫師為他檢查,認為他年紀大了,開刀有危險,所以沒有動手術。從此慈濟每個月濟助生活,也給他一個安身的小木屋。「人生總有第一次的發現,總要跨出第一步,你我都是靠著因緣共聚在慈濟;雖然我發心立願要救人,但只憑我一個人的力量做不到,要連接起在每個地方與許多人的因緣;也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加入和護持,讓我堅定心志、發揮願力。因為做慈善,看見貧病人無力就醫之苦,所以決心建醫院。因緣重重疊疊,隨著時間累積豐富的慈濟歷史。」
上人談到大家所懷念的吳水木師兄就在歷史中,他的生命與慈濟歷史重疊;這一代慈濟人所接引的人間菩薩,也將法脈宗門的慧命延續下去,就能不斷會合因緣,世世代代延續慈濟歷史。「隨著時間過去,人變老了,生命被時間分分秒秒帶走了。師父一直教大家回憶過去,是要大家記得發心的因緣,但是要放棄過去的煩惱,珍惜現在,延續好因緣到未來。菩薩道是永恆的,先去的人先替師父鋪路,師父與你們會跟在他們後面,前前後後接力,不離開這一條菩薩大道。我們要祝福往生的法親,自己則要把法刻入心,人生最後法喜充滿,輕安自在而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