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科醫師震撼教育

臺北慈院疫情期間增設兒童黃昏疫病門診,兒科部主任余俊賢向家長說明照顧病童的注意事項。(攝影/盧義泓)

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疫情今年大爆發,
全臺兒童重症超過兩百五十例,可說是帶給兒科醫師「震撼教育」;
面對新興疾病、教科書上沒有教的病程,
第一線醫護戰戰兢兢地調整防疫心態,
努力找到重症患者、及時治療。

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疫情今年大爆發,全臺兒童重症超過兩百五十例,可說是帶給兒科醫師「震撼教育」;面對新興疾病、教科書上沒有教的病程,第一線醫護戰戰兢兢地調整防疫心態,努力找到重症患者、及時治療。

三歲的哥哥和四個月大的弟弟,五月底接觸了染疫的家人,隔天開始高燒,來到臺北慈濟醫院急診,採檢後確診,兒科團隊研判要收住院觀察。「傍晚六點多抵達急診,告知晚上十點半就會有病床。這個過程裏,兩個小朋友已經撐不住了,一定要人抱著才行。那時有位女生員工,我不知道她是誰,但她帶我們到一個有冷氣的小房間,跟我們說,如果小朋友真的戴不住,口罩可以先拿下來,休息一下。」王媽媽回憶那晚的情景。

為了方便照顧,爸爸媽媽也一起住進病房,而後也相繼出現症狀,使用家用快篩陽性確診。經過四天的照顧,兄弟兩人元氣滿滿出院。王媽媽分享:「第一天真的很緊張,兄弟倆都在昏睡,尤其是哥哥,他平常是超級活潑的小孩,可是那兩天幾乎都沒吃,一直發燒、昏睡,讓我們很擔心,三不五時就會喊他,看看反應,很怕他一睡不醒……」

去年,全臺約有九百五十位兒童確診新冠肺炎,臺北慈濟醫院收治其中一百零四位;Omicron病毒來勢洶洶,確診者從成人延燒至嬰幼兒,截至今年十月底統計,臺北慈院專責病房照顧超過兩千一百位確診病患,近四百五十位為兒童,最小的只有出生一個月。

兒科部余俊賢主任回憶,在五月二十六日民眾快篩陽性即視同確診的政策前,急診室滿是人潮,「四月時,兒科急診一天最多可以收到一百三十五位病人,其中九成是有症狀來做PCR採檢的,確診率高達八成。」不像大人可以忍耐,高燒、發冷、全身痠痛、頭痛、喉嚨痛等諸多症狀讓孩子極度不適、哭鬧、昏睡;好不容易看到診,醫師也只能隔著透明壓克力板,快速觀察他們的精神、活動、膚色及呼吸狀況,然後再採檢並開藥。

「我總是不斷地想,我會不會漏了其實很嚴重的病童?」余俊賢說,在當時疫情的混亂下,如何替小病人完整評估,令醫護人員很兩難,因此盡可能藉由衛教提醒家長,孩子出現哪些狀況必須盡速回診。

考量兩歲以下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,兒科團隊與急診護理團隊共識─在急診室建置嬰幼兒專用的快速通道,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先由急診護理師檢傷,再由醫師評估、採檢、看診。

期間,重症兒童往生的事件陸續發生,更加重第一線人員的心理負擔。臺北慈院四月中旬再增設兒童專屬的「黃昏疫病門診」,整合PCR篩檢、診斷治療、領藥,提供一診式服務,強化分流、減少等候的時間,也紓緩急診緊繃的醫療量能。

虛心向新疾病學習

「兒童新冠的表現,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,部分則會出現哮吼病程。」余俊賢說,隨著疫情進展,醫護人員對Omicron病毒的反應愈來愈了解,原本預估百分之二到五的孩子將出現熱性痙攣,確實也相差無幾;反倒是併發猛爆性腦炎的孩子,多得出乎意料。

六月中旬,兩歲半的揚揚因為高燒、痙攣、意識不清被送到急診,經電腦斷層後發現腦水腫,懷疑是急性腦炎,遂收治加護病房;所幸,四天即轉至一般專責病房,病況穩定後平安出院。兒科吳秉昇醫師解釋,急性腦炎是「細胞激素風暴」致使的全身性發炎,只要控制及時,就不致惡化到呼吸衰竭、休克等情形。

另一個特別的個案是六歲的暄暄,接受居家照護;退燒兩天後,雙腳小腿疼痛,無法站立、行走,甚至一碰就痛得受不了。媽媽以為是抽筋,替女兒按摩雙腳,雖然稍得舒緩,但仍然沒辦法站立跟行走,於是預約隔天臺北慈院視訊門診,並在醫師建議下住院。吳秉昇抽血發現,暄暄血液中的磷酸肌酸激酶(CPK),超出正常值二十多倍,診斷為染疫後併發的「橫紋肌溶解症」。為避免併發急性腎衰竭,醫療團隊即時以點滴輸注大量的生理食鹽水補充水分、幫助代謝,疼痛情況在隔天便大幅改善,暄暄不僅能下床行走,三天後也恢復了活力,返家隔離。

在當時的臺灣,確診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的孩童案例屈指可數,媒體又大篇幅報導腦炎死亡案例,無一不加重照護者的心理壓力;不過兒科醫護仍是翻遍文獻,用細心、耐心照顧每個孩子,謹慎因應瞬息萬變的疾病。

吳秉昇指出,過去常有流感併發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,新冠病毒併發的案例雖然在文獻上有出現過,但很罕見,而且多出現在急性症狀改善之後,因為居家照護就醫不便,容易被家長忽略。因此,一旦確診症狀好轉,但雙腳出現劇烈疼痛、無法站立或伴隨尿液減少的情形,就要評估尋求醫療協助。

兒科醫師鄭敬楓為確診兒童視訊看診;相對於實體門診,視訊門診增加了醫師診斷的挑戰,他強調其中與家長仔細溝通的重要。(攝影/盧義泓)

醫師可以做更多事

疫情爆發初期,多數臨床醫護的共同心聲都是:「沒有想到確診數量會增加得這麼大,這麼快!」從每日幾十例演變至幾千例甚至幾萬例,面對病毒的高傳染力、確保中重症醫療量能,輕症者「居家照護」勢在必行。

視訊門診是這段時間的一大任務,隔著螢幕,醫師要問診、觀察,找出可能的重症患者,讓他們及時送醫治療。兒科醫師鄭敬楓副院長指出,針對狀況不穩定的病童,醫療團隊於當日下午或隔天早上會再次追蹤。有一回,他為一個六歲多的孩子複診時,跟孩子的媽媽說到:「弟弟的雙眼皮很漂亮。」媽媽卻說:「弟弟天生單眼皮,是今天才變成雙眼皮的。」進一步詢問,得知小病人因為高燒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,加上回答問題的速度緩慢,診斷為脫水合併電解質不平衡,於是立即安排孩子住院。

視訊門診考驗醫師的觀察力、判斷力,有時小朋友剛睡醒、看診到一半要上廁所等各種突發情況,更可能延長門診的時間;儘管如此,兒科團隊依舊盡心評估,就怕一個疏漏,延誤治療。

有個三歲小孩高燒數天,服用家中常備的孩童用退燒藥都無效,鄭敬楓認為不合理,細問之下發現是媽媽給錯了劑量;他以孩子體重計算了正確劑量並衛教用藥,兩天後,小孩順利退燒。

「家長的焦慮主要來自於不清楚病程有多久。」鄭敬楓表示,家庭多有常備用藥,所以「仔細問」、「認真看」、「確實互動」、「了解問題」是視訊門診的不二法門,看過他們家中既有的常備藥物,問清過去的吃法,才能順利衛教。

「有時候真的會想哭。」身累、心累,兩個多月的視訊門診,讓鄭敬楓看遍各式各樣的家庭,他坦言:「兒科醫師面對家長是非常緊張的,有時候想請媽媽不要緊張,但這是視訊門診,講了這句話,萬一出事了,這句『不要緊張』就會造成延誤。」只能重新學習,面對陌生疾病、教科書上沒有教的病程,第一線醫護再再調整心態,將防疫重點放在「找到重症,及時治療」。

Omicron疫情的大爆發,可說是帶給兒科醫師一門「震撼教育」。從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傳染、學習「隔空看診」、到牽掛病人是否會變成重症……余俊賢已經不記得有過多少次,自己回到家、坐在椅子上便直接入睡的情況。可是現在回頭看,他發現─原來,醫師可以做的事情這麼多!

疫情趨緩,專責病房陸續關閉,身為部主任,余俊賢相當感恩兒科團隊這段時間的全力以赴,相互支援。他有感而發地說道:「『醫師』是我們當年的選擇,選擇做這件事,選擇付出。但直到如今,投身參與這樣一個新興傳染病的戰疫,在戰疫中學習,我才真正覺得不虛此生。」

臺北慈院 三年考驗
  • 新北市是全臺確診人數最多的縣市,位於新店的臺北慈濟醫院為新北市7所責任醫院之一。10月底統計,居家照護派案電話關懷就有8萬多位,實際收案超過6萬人,院內收治病患逾2100人

  • 相較於去年疫情3級警戒,非緊急醫療服務降載,今年醫療服務如常,同時設立社區篩檢站、專責病房、加強型集中檢疫所、居家照護關懷中心與疫苗接種作業,全院醫療人員3年來承受高度身心壓力
附錄

照顧小孩也照顧家長

口述‧何愉懷(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醫師、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東區副指揮官)
整理‧洪靜茹(慈濟醫療法人人文傳播室)

我們照護住進兒科專責病房的病童,也關照陪同住院的家長、打理生活所需,感同身受那分牽掛子女的無助……

這波疫情中,兒童確診併發腦炎的比例確實高了一點;病程變化迅速,要提早發現是比較困難的。發高燒、意識混亂、步態不穩、躁動等,都可能是腦炎的前驅跡象。

以花東地區而言,花蓮慈濟醫院是花蓮縣收治兒科確診者的兩家醫院之一,在疫情演變中成立了兒科專責病房,從五月十一日開始收治病人。

醫療照護團隊集聚了兒科、小兒感染、小兒重症、小兒心臟科、小兒神經科等專科,是比較少見、專為守護花東小朋友而打造的專責病房任務編組。

起初由我、兒童心臟科與有兒童急重症照護專長的秦家翊醫師輪值,之後再邀請小兒部周威志醫師加入,加上兒童重症專家裘品筠醫師等人,可即時處理腦炎、心肌炎、肌肉溶解等併發症;更有受過兒科訓練的護理師團隊相照應,是一個能力和能量都很強大的團隊。

兒科專責病房除了關注小孩的病況,也要撫慰家長的心情。這次疫情常見的是,小朋友確診發燒的體溫都比較高,然後引起熱痙攣、抽筋。浩浩便是如此,雖然媽媽是護理師,但遇到自己的孩子嚴重染疫,還是慌張到不知該如何是好;浩浩住院後,媽媽深怕只有自己一個人照顧不來,希望先生也能進到病房幫忙。

但專責病房規定陪病家屬僅限一人,我們只能好好向她說明,隨時表達關懷,經過數日療養後,浩浩康復出院了。護理長在通訊群組裏傳來浩浩的媽媽感謝醫護團隊的訊息,「我真的很害怕失去兒子,你們已經很忙,還要一直安撫家屬擔憂的心情……」醫病之間真誠的互動和回饋,溫馨動人,再怎麼忙碌、疲累都置之腦後了。

感染科醫師何愉懷(左一)二○一○年針對H1N1流感為兒童進行衛教;面對新冠肺炎症狀演變迅速,她表示,除了鼓勵家長讓孩童接種疫苗,平時養成衛生習慣仍是防疫關鍵。(攝影/彭薇勻)

戰疫中累積寶貴經驗

兒童染疫症狀和大人還是有差別,比如孩子的腸胃症狀較明顯,發高燒的情況也可能多一點,甚或出現起紅疹的非典型症狀;症狀演變速度很快,為了防範重症發生,還是鼓勵家長讓小朋友接種疫苗,平日更要戴好口罩、勤洗手,減少染疫機率。

回顧兒科專責病房運作期間,有許多可貴的經驗。硬體上,總務室搶時間進行改裝工程,立刻為病房加裝抽風設備,動線規畫也在短時間內安排出來;出生一個月到十八歲都可以算是兒科照護的範圍,光是備床,到底要備妥多少數量?什麼尺寸?相關的配件組裝?怎麼擺放?都要想仔細。企畫室邱聖豪主任很厲害,要我們儘管提出需求,院方一定全力支持。

兒科病人一定會有一位成人照顧者,多數是爸爸或媽媽。由於床簾容易成為污染源,基於風險控管原則,在專責病房內是不設床簾的,顧及不同性別照顧者的隱私需求,因此避免混合同室。

對護理師來說,本來只需要照顧病童,此時變成必須照顧一大一小,要做的事也變得包羅萬象,不只要幫忙送餐給家長,也要張羅幼童的生活,例如泡奶、補給尿布之類的。大人是照顧者,但不能出病室,只能仰賴護理師代勞;此外,陪病家屬可能也是確診者,雖然多屬輕症,不過醫師查房時,除了看顧小孩的病症,同時也關心大人的健康,必要時協助安排視訊門診。

感謝李淑禎護理長,不論是護理人力或是病家所需,謹慎周密、有求必應。例如從急診送病人至兒科專責病房這段路程,有的小孩戴不上口罩,便另外準備一個防護罩;但是大部分那樣小的孩子都是父母親抱著,防護罩其實罩不太起來,李護理長於是查找到各式兒科相關用品,再委由醫院請購,並且貼心預留一部分放在急診備用。

五月時,花蓮慈院在急診設置「兒科綠色通道」,為染疫幼童優先看診,若經診斷收治住院,就立即直送兒科專責病房,爭取治療時機。

花蓮慈院在東部地區屬於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,也是唯一的醫學中心,透過「重症綠色通道」,當他院要轉送重症確診病人過來時,經聯繫確認,這端病房備好,雙方就在一樓會合,兩邊醫院護理師交班完成,就直接送病人進專責病房,不需再經急診流程,一方面降低急診負荷,也減少病人等待的時間。在疫情起伏跌宕、暫無休止之際,我們希望至少讓花蓮鄉親很安心!(摘自《人醫心傳》第222期)

防疫紓困 慈濟守護全球
  • 於97個國家地區援助包含防護裝備、快篩試劑、口罩、醫療設備等醫療防疫物資;於44個國家地區援助包含紓困金、安心生活箱等生活物資

  •  2020年元月至2022年9月統計,捐贈全球防疫物資,共5千7百萬件